K聯賽本土球員薪酬呈下降趨勢 中超的金礦來了?
12月24日,韓國職業足球聯盟公布了2015年韓國K聯賽各俱樂部所屬球員的薪酬情況。根據這份數據,韓國職業足球聯賽本土球員在2015年的平均薪酬約為83萬元人民幣,較2014年呈明顯下降之勢。所以這也是近年來,韓國主要球會幾乎“遭人民幣瓦解”的重要原因。
韓國職業聯盟為更好地實施限薪,每年都會公布球員的薪酬情況,包括出場費、贏球獎金等所有收入。根據公布的這份材料,參加韓國經典聯賽(K1)的12家俱樂部所屬本土球員在2015年的薪酬總額為539.8余億韓元,人均年薪為1.484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1.62萬元)。與2014年國內球員的平均年薪為1.63億韓元(約合89.65萬人民幣)相比少了8萬元人民幣,但如果按照2014年時韓幣與人民幣的匯率,2014年韓國本土球員的薪酬折合人民幣為97.5萬元。換而言之,2015年較2014年的平均收入其實是下降了約16萬元人民幣。
2015年年薪最高的本土球員是效力于全北現代足球隊的李同國,年薪為11.125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21萬元)。排名第二的本土球員是蔚山現代足球隊的韓國高中鋒金信煜,年薪為10.537億韓元;第三為水原三星隊的鄭成龍,年薪為7.58億韓元。相比2014年,排名第一位的為全北隊的李同國,收入為11.14億韓元;第二位是金信煜,年薪為10.7億韓元;第三位則是水原三星隊的原隊長金斗炫,為8.3億韓元。從這一對比中,不難看出,這些年薪較高者特別是老資格國腳的收入變化并不大。整體薪酬的下降,很顯然是大量起用年輕球員的結果,因為韓國各家俱樂部的共識都是大量起用年輕球員,不僅身價不高,而且效果未必會比起用老隊員差。這當然與韓國各俱樂部都有自己完整的青少年梯隊有很大關系。
實際上,在過去一個賽季的亞冠聯賽中,出戰的四支韓國球會都遭遇到了中超“挖角”,尤其是像首爾隊幾乎“遭人民幣瓦解”,但四隊依然全部都獲得了小組出線權。雖然全北隊止步于東亞區半決賽,而恒大隊拿到了最后的冠軍,但就中超聯賽整體而言,中超的整體投入可以說是韓國球會的數倍。
頗有意思的是,韓國職業聯盟在公布了K聯賽俱樂部的薪酬數據之后,韓國國內的足球記者根據自己信息的渠道,列出了一張2015年各國球員年收入平均表:
在這張表格中,韓國、日本聯賽以及歐美聯賽的球員平均年收入相對較為靠譜,只有中超聯賽的球員平均年收入為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0萬元左右),顯然要明顯低于國內的實際情況。但不管如何,中超聯賽的球員收入確實是甚高,可實際水準如何?相信球迷都有認知。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亞冠聯賽中,中超靠著如此高的工資、獎金,依然難有作為。資本雖然很有力量,但能夠真正解決中國足球競技水平低下這個現實問題嗎?還是那句話,在中國,能夠用錢解決的就不算是“事”。而如今的中國足球,恰恰就是根本用錢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