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壇清潔斗士?龐德曾包庇丑聞因競選失敗憤然辭職
理查德·W·龐德,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兼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這樣一個74歲的加拿大老頭在卸任了這些重要職務之后,反而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里成為了國際田壇的清潔斗士。他組織成立的獨立調(diào)查委員會不僅挖出了俄羅斯大規(guī)模、有組織使用興奮劑的驚天丑聞,還把前國際田聯(lián)主席迪亞克的一系列貪腐罪行公諸于眾,讓有著極高聲譽和威望的國際田聯(lián)顏面掃地,同時面臨大規(guī)模的整頓和改革。
雖說龐德此舉對于體壇反興奮劑和反貪腐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其方式和手段卻也無法令人愉悅,最頭疼的莫過于塞巴斯蒂安·科。龐德在徹查俄羅斯興奮劑事件并得到大量證據(jù)之后并未提前向國際田聯(lián)告知,而是直接將其公諸于眾,同時提出建議對俄羅斯實行全面禁賽。對國際田聯(lián)而言,龐德此時的“建議”無異于“要求和命令”,盡管他個人根本沒有這項行政權力,但在丑聞揭露之后引起的輿論漩渦中,國際田聯(lián)也不得不“唯命是從”。然而從法律角度分析,對國家禁賽的行為卻是有失偏頗,同時有違奧林匹克憲章的。即便有證據(jù)證明超過99%的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存在用藥嫌疑,但僅憑嫌疑并不能定罪,何況仍有包括像伊辛巴耶娃這樣剩余的1%的清白運動員也因此遭遇了無妄之災,這一禁賽決定對他們并不公平。
現(xiàn)在的龐德在世人眼中或許代表著伸張公平和匡扶正義的形象,但他也有曾過世人并不熟知的過去。在具有“世紀交替”意義的2001年國際奧委會換屆選舉中,比利時整形醫(yī)生羅格以59票輕松獲勝,從薩馬蘭奇手中獲得新一屆國際奧委會的執(zhí)掌權。作為候選人的龐德在選舉中僅獲22票列第三,他也曾為此口出妄言。他公開表達了對選舉過程的不滿,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之下指摘薩馬蘭奇“暗箱”操作。當被記者問及,薩馬蘭奇在幕后運作讓羅格當選時,龐德相當肯定地回答說:“是的。毫無疑問我是這樣認為。”龐德表示,他對薩馬蘭奇的決定感到失望:“我有點失望,但這是他的決定……我不認為這是背叛。我原本希望,他可能會選擇我作為他的接班人。”此外,龐德還表達了對歐洲委員的失望,他認為這次歐洲人又占了上風,并指出IOC正在向“歐洲中心化”發(fā)展。“我認為,這個決定反映出歐洲中心主義的組織意愿,他們希望由歐洲人擔任主席。他們很團結,并說服其它國家的委員們支持他們……我曾以為,我有很多優(yōu)勢。”競選失敗之后,憤憤難平的龐德隨即辭去了他在國際奧委會內(nèi)的多項高級職務,包括重要的營銷部市場主管和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的負責人。
更早之前,牙買加裔的加拿大歸化飛人本·約翰遜因為在漢城奧運會上被查出使用類固醇類藥物,成為“人類競賽史上”最大的丑聞。而同樣作為加拿大人,時任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的龐德竟曾為其叫屈,多少有些“包庇”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