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場地背鍋!是鳥巢惹禍還是主辦方無知?
25日,因為曼聯和曼城的“曼市德比”突然因為天氣原因取消,嘩然者眾。實際上,主辦方聲明中的“天氣原因”是無奈之舉,“曼市德比”取消的“罪魁禍首”就是“場地無法進行比賽”,因為連續大雨,場地沉陷,不能繼續比賽。
人們情緒高漲,或怒火或怨氣或憤恨,各種屏幕被刷屏。鳥巢場地成為背鍋俠,被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我想問的是:所謂糟糕的場地狀況,是鳥巢惹禍還是主辦方無知導致?被放鴿子的球迷怒火值得同情,收拾一下心情,我們來理順一下問題。
1、主辦方有無和鳥巢簽訂“地毯式”的比賽草皮合同。
如果主辦方在合同中和鳥巢明確簽訂了合同,要求鳥巢提供的場地必須像地毯一樣平整,必須綠油油不見任何斑點,必須達到曼聯和曼城的要求。那么,鳥巢提供的場地如7月25日那樣小孩子在床上用尿畫地圖般的場地,責任就在鳥巢。
這時候,再忙著去罵場地,場地就不是背鍋俠。如果雙方沒有這樣方面的合同,鳥巢的場地就不用背鍋。當各種國際熱身賽沒有明確的軟硬件標準的時候,從法理上講,鳥巢的場地很無辜。
2、主辦方有沒有定期去檢查鳥巢的場地。
像曼聯和曼城這樣的比賽,兩支球隊都來自號稱世界第一的英超。過去,我們到了英超的家鄉,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崇拜的感覺油然而生,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現在,依然有很多人無比崇拜英超,大家都知道英超球隊尤其是穆里尼奧的隊伍很難伺候,這種情況下,主辦方是否一直在盯著鳥巢的場地?
如果鳥巢的場地一直就不行,當初為什么要選擇鳥巢?如果鳥巢的場地一直都不行,為什么主辦方沒有發現,非要等到7月25日由曼聯和曼城提出場地不行?
3、自從2012年7月21日以后,每年這個時間前后7—10天,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雨季時期,主辦方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2012年7月21日那個水淹京城的日子,自此之后,7月21日前后共10天左右的時間,一直就是敏感的時期。在這段時間,人們格外注意天象,格外注意天氣預報,很多活動的主辦方甚至和氣象局保持著密切聯系,為自己的活動是否舉辦能否舉辦何時舉辦提供科學依據。
我想問的是,主辦方在確定7月25日這場曼市德比的時候,有沒有咨詢過氣象部門和他們的專家?即使沒有咨詢,當大雨從7月19日晚上一直下到7月20日晚上,且降雨量超過2012年7月21日的時候,主辦方有沒有去看一下鳥巢的場地?
當滲水技術排在全國第二(排在第一的是武漢的場地)的工體都無法在7月20日進行比賽,中國足協不得不延期之后,曼市德比的主辦方警醒了嗎?有沒有趕緊聯系鳥巢,檢查一下場地是否具備比賽的條件?鳥巢的場地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變成7月25日的沉陷吧?!
4、曼聯和曼城應該在24日明確提出場地無法進行比賽。
事實上,鳥巢的場地,并沒有像有人說的那樣不讓曼聯和曼城去看,相反,兩家俱樂部從開始至今一直在看。而且,是曼聯要求比賽必須放在鳥巢。
場地不可能一夜之間沉陷無法踢比賽,為什么沒有早做出決定?
5、曼聯和曼城別耍什么大牌。
在來北京比賽之前,曼聯和曼城有沒有要求主辦方必須提供他們認為合適的比賽場地?如果沒有,有什么理由取消比賽?他們認為比賽就該在地毯一樣的場地踢,憑什么你們認為什么就是什么?我們還認為你們什么場地都可以踢呢!
有人說,在地毯式的場地上踢球是常識。常識沒錯,在發達足球國家能夠做到,在很多足球發展中難以做到。在場地方無法提供良好場地的前提下,能夠做出專業判斷的是俱樂部。比如說,兩家俱樂部看到場地方有70人在雨中維護場地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有更為明確的判斷?
當然,這不能說主辦方、場地方等就沒有責任。大家都存在僥幸心理,結果受傷最深的是球迷。
我認為,曼聯和曼城應該明確提出場地行還是不行,而且應該在7月24日就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7月24日,曼聯和曼城本來在鳥巢適應場地,結果因為鳥巢場地不行而改到了奧體中心。24日,兩家俱樂部和組委會以及場地方商量“修補場地”,在場地被大雨早已泡到底的情況下,修補場地根本無濟于事。
我想,無論是曼聯還是曼城,那么專業,不會不清楚這樣的道理。如果在24日就提出根本無法進行比賽,提前一天公告,就不會有那么多球迷從外地趕到北京,就不出現北京市的副市長不得不在25日坐鎮解決問題,球迷的心里也會好受一些。
因為場地原因,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全體球迷的利益,曼聯和曼城這樣的俱樂部讓人失望。如果不是為了大把的出場費,曼聯和曼城不可能參加什么冠軍杯,更不可能把所謂的曼市德比移師到鳥巢。
說白了,利益永遠第一,球迷在九霄云外。
這是一個規則的時代,靠“自覺”解決不了問題,也不靠譜。因此,不要忙著罵鳥巢的場地,仔細想想,原因就清楚了。另外,曼聯和曼城一點不考慮球迷的感受,合適嗎?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