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文】美記:過度保護主義成為中國籃球發展癥結
趁著中國賽的機會,姚明效力NBA時曾長期跟蹤采訪火箭隊的美國著名記者富蘭·比林伯利再次來到中國。在上海,在北京,富蘭接觸了很多中國籃球人和記者,也和NBA的相關人士進行了交流,對于為何姚明之后再無中國球員能立足NBA,他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以下是他發表在NBA官網上的全文——
姚明無疑是一個偉大的人。2.26米的他在今年成為了第一位進入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的中國人,可這樣的榮譽并不能撫平他心底的憂慮。姚明一直在等待,等待國內籃球新生力量的崛起,等待中國籃球發出令世界為之震顫的聲音。
中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特殊的國情需要不同于任何國家的特殊政治體制來支持,這讓中國迅速發展,也讓中國籃球的前進之路迷霧重重。
一位從未代理過亞洲球員的NBA經紀人說:“有太多的利益方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了,雖然我沒有簽約過亞洲球員,但卻不難看清中國籃球的業內格局,摻雜其中的許多組織運營方式都不利于中國籃球的發展,總的來說,問題的癥結在于過度的保護主義。”
CBA的高層們為了保護自己在國內聯賽中所獲的既得利益,不惜犧牲球員們的個人發展;上升到國家隊層面,政府機構則通過對中國國家隊的限制來維護自己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性。
怪圈:姚明之后再無在NBA取得成功的中國球員
當火箭隊于2002年的第一順位選中姚明之后,大家便很自然的認為:這就像開啟一道閘門,中國的年輕球員們會不斷地涌向世界。畢竟,對于一個NBA粉絲數量超過美國人口的國家來說,源源不斷的向外輸出青年才俊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事情并沒有向預期的方向發展,自2007年雄鹿隊在第六順位選中易建聯以來,沒有任何一位中國球員可以被NBA相中,直到今年,周琦與王哲林的出現終結了這一尷尬的現象。
火箭總經理莫雷說道:“與被選中的所有人一樣,周琦擁有十足的潛力。他是一個技巧與球商并存的球員,在能夠保護籃下的同時還擁有不錯的投射能力,考慮到他的身高,其移動能力也是相當出色。唯一的不足就是他瘦弱的身體,但這對于一個剛進聯盟的新秀來說不是問題。”
確實,相比于適應并立足于聯盟,增加體重的要務實在是不值一提。在上個賽季的大幕拉開之際,所有球隊在聯盟注冊的外籍球員共有100人,其中并沒有中國人的身影。即便在這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選秀大年的賽季里,也許也僅有易建聯名字可以被寫入這份名單。
回想當初易建聯剛剛進入NBA時,也是承載了萬千的期待,他與姚明之間的第一場中國德比更是吸引了2億中國球迷的觀看。不同于姚明那毋庸置疑的籃球天賦與實力,易建聯卻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他在輾轉了四支NBA球隊之后,便回到了廣東。今年他再回NBA,要在年輕的湖人隊踏出其重返NBA的第一步。
體壇周報的籃球評論員王猛曾說:“CBA中沒有人可以正確的指導并鞭策易建聯,沒有人能夠告訴他怎樣才能在NBA獲得成功。”
癥結:中國籃球沒有為國內球員打開出國之路
NBA中國區總裁舒德偉說:“中國的體育產業管理者很明白該如何培養一位世界級的運動員。但不同于跳水、乒乓球和羽毛球,為什么女排的奪冠就可以讓中國舉國歡慶?因為這個金牌就是中國體育一直以來缺少且渴望的——三大球項目的成功。中國籃球需要的是與國際頂尖球隊的交流與鍛煉,以及國際先進籃球理念的指導。”
中國男籃獲得的亞洲冠軍不計其數,但在世界賽事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績僅為第八名,在里約奧運會中排名第十二。中國國家隊曾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際聘請了前NBA最佳教練德爾·哈里斯,2005-08年和2010-12年間也邀請了外國教練前來執教。但是這些教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外國先進的籃球理念與訓練方法無法對中國籃球的成長進行長期持續的引導。
一位長期關注中國籃球的知情人在采訪時無奈苦笑:“他們在等待著姚明的兒子。”
其實,中國籃球情況的確有史可參。在奧拉朱旺出現后,非洲大陸也涌現了一波留美潮,可是由于非洲各個國家之間缺乏交流,只顧自己發展,這個風潮在不久后就達到了瓶頸。但是這個現象的結果還是十分積極的,現在非裔球員在歐洲及NBA中隨處可見。
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國籃球若想進步就必須要為國內球員打開出國之路。
王猛說:“國家籃球的整體實力是不可能一飛沖天的,必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國內球員不可能直接進入NBA鍛煉,但是想要進入歐洲聯賽一展拳腳還是很現實的。”
舒德偉說:“當你問道中國籃球的官員們為何小小的立陶宛都能成為籃球才俊輸出國,而中國籃球卻青黃不接,他們也會很無奈地撓撓頭。若想進步,就必須要有進步的欲望與決心,要樂于接受國際先進的籃球理念。”
解藥:去除過度保護主義,引進籃球先進理念
問題的癥結在于過度的保護主義。CBA的球隊不想讓自己發掘培養的年輕球員前往國外,而且花重金簽約美國球員來承擔球隊的得分重任,不但沒有給中國球員提供足夠的成長環境,還搶走了他們手中有限的球權。他們無法主宰自己的比賽,在自己的聯賽里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觀察者。
王猛說:“中國籃球的失敗有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中國的傳統觀念,籃球在中國并沒有被當做一種職業來對待,僅僅是一項大眾參與的體育項目,家長們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去當一個公務員而不是籃球運動員。”
CBA曾經錯過了簽下林書豪的絕佳機會,這位亞裔球員告訴大家:亞洲人不需要擁有姚明那樣的絕對身體優勢,也可以在NBA立足。他的成功本可以激勵一代球員追隨他的腳步,模仿其成功的藍圖。
到最后,話說回來,去除保護主義并引入國際先進思想是最為重要的。中國籃協甚至可以為男籃聘請一個美國團隊,從每一個細節處注入先進的籃球理念與訓練方法。
“當中國人真的想要專注于改變一件事情時,他們便會成功,”舒德偉說,“只要他們真心想要發展籃球,我們一定會從各個方面為其提供幫助。”
撰稿:董倡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