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冠軍賽暴露人才儲備乏力 中國花滑前路何在?
體壇+特約記者伊拉報道
全國花樣滑冰冠軍賽于上周末在青島落幕,從四大洲賽和亞冬會戰場歸來的金博洋、李子君等幾位國家隊選手雖是連軸作戰,但仍然毫無懸念地包攬了四項冠軍。冠軍賽賽果波瀾不驚,但男女單冠亞軍之間、國手與地方隊選手之間的差距卻不禁引人關注——男單冠軍金博洋領先第二名關宇航100.58分,女單方面除李子君、李香凝兩位國手外幾乎無人能跳出勾手與菲利普三周。雖然目前中國花樣滑冰隊在四個項目上都有頗具實力、能夠在國際賽場上取得佳績的選手,但在他們身后,花滑整體人才厚度卻并不樂觀。
實際上,國手一騎絕塵的局面早已延續了很久。傳統的“地方隊優秀選手選拔進入國家隊”的思路,很大程度上筑建起了國手與地方隊選手之間的鴻溝。國家隊集結了最先進的資源,而地方隊教練水平卻往往有限,在年輕選手達到難度瓶頸時或許無法指導他們進一步提升。以本次女單亞軍李香凝為例,在地方隊時難度進展并不順利,在本賽季入選國家隊后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在現在的選拔標準之下,只有早出難度的選手才能順利進入國家隊。在分布不均的訓練資源與固守的選拔思路的共同作用之下,能夠被發掘出的人才少之又少。
除了選拔思路受限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東三省的冬季運動中心幾乎撐起輸送花滑人才的半壁江山,而其他地區則鮮有苗子。正致力于花滑基層普及的前世界冠軍佟健曾指出,“中國的冰雪產業發展還相對小眾。以花樣滑冰為例,有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滑冰是什么,尤其是在南方地區。中國的冰場數量很少,現在全國有500多個雪場,但是冰場只有200多個。”
花滑在全國普及度不高則從根本上限制了選材的廣度。此外,佟健還指出國內商業滑冰培訓不夠規范,這意味著踏上滑冰之路的孩子們也很難真正走上專業道路。而在美、加等國,在俱樂部學習基礎滑冰課程,然后再進階進行專業花滑學習早已成為一條有章可循的路徑。因此,除了完善冰場硬件的建設之外,面向大眾的滑冰課程也亟待系統化。
與俄、日、美等國內賽場宛如“修羅場”的人才梯隊相比,中國花滑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幸的是,曾為中國花滑“破冰”的龐清/佟健、鄭汛等運動員如今正致力于花滑的基層培養,于小雨、王雪涵等俱樂部培養出的第一批選手也已亮相國際賽場,選材受限的堅冰也正在逐漸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