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圍棋禮儀的竟然是歐洲棋手,不是中國棋手
記者謝銳衢州報道 圍棋團體賽賽場很大,三項賽事集中一起進行,棋手百態(tài)在此一覽無遺,但不能不說的是,最具圍棋禮儀的肯定不是中國棋手,相反,圍棋禮儀這方面做得最差的恰恰是中國棋手。
圍丙賽場,四位歐洲棋手堪稱是棋手典范,著裝統(tǒng)一,對局中正襟危坐,形象甚佳。伊利亞、馬特烏斯個頭高大,坐在偏低的座位上并不舒適,但凡有個觀戰(zhàn)者從他們身邊經(jīng)過,他們還得站起來騰出空間。即便這樣,他們絕大多數(shù)時候坐姿端正,對局神態(tài)莊重。
還有一些細節(jié),歐洲棋手更像是職業(yè)棋手。他們提子后將棋子放置于邊上的棋蓋子里,而且一定是先放好棋子后再摁鐘。但馬特烏斯初段的對手卻不太注意這些,一會將提起的死子直接從這一頭扔進馬特烏斯的棋盒里,那棋子運行了一段弧線后清脆地落入棋盒中,簡直不像是職業(yè)比賽所為。
更為難以理喻的是,竟然有觀戰(zhàn)者雙手撐在棋桌邊上、與馬特烏斯的對手聊天!不管他們聊什么,但誰都會知道,與對局中的棋手聊天意味著什么?這可是最起碼的對局禮節(jié)都不顧了。馬特烏斯沒有任何反應,但他那一刻內(nèi)心里肯定感到奇怪極了:這是下著玩的對局嗎?
對局大廳里,身著無領T恤和大褲衩的棋手不止一個兩個,這是在國內(nèi)比賽中頗為普遍的問題,之前有人曾大聲疾呼過,但效果不顯。這是高雅的手談,脫俗的對話,理應有莊重的儀式感,倘若作為棋手的你都不在乎的話,那怎么能讓棋界之外的人對圍棋產(chǎn)生神往?
最具備對局禮儀的反而是來自遙遠歐洲的棋手,而不是圍棋發(fā)源地中國,這是不是很奇怪?在圍棋文化禮儀缺失的中國,歐洲人卻對此畢恭畢敬,視作是圍棋之根本。倘若圍棋沒有了文化內(nèi)涵、精神內(nèi)核,其距離被遺棄那一步也不會遙遠。正因為圍棋具備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特質,所以歐洲人才會對其神往、無比尊重。
在賽場,每輪比賽都身著西裝參賽的是日本棋手,他們組成的中日友好隊無論是在對局禮儀,還是在對局態(tài)度上,都首屈一指,這與他們自小接受的圍棋教育有關,如果是在日本舉行比賽,整體氛圍還會講究得多。以此方面而言,中國圍棋培訓對學棋孩子幾乎沒有禮儀要求,一些不良的對弈習慣也沒有人去指出來,幫棋手糾正過來。直至今天,還有職業(yè)高手的不良對局習慣尤甚于業(yè)余棋手,這就是圍棋禮儀教育缺失的結果。
女子圍乙賽場,韓國外援崔精七段和吳侑珍五段一如兩尊雕像的存在,對局過程中幾乎一動不動,專注于棋局。她們一個5連勝,一個4勝1負,站在她們邊上,就能感覺到無形的對局壓力,這是她們精神力專注形成的力量。這也許不是巧合,很可能與她們從小在道場接受的嚴格教育有關。
年輕的中國女棋手們有的也與崔精她們神態(tài)無異了,這是個令人欣慰的現(xiàn)象,職業(yè)棋手本該有職業(yè)風范,倘若對局中連專注、專一都做不到,那還算得上職業(yè)嗎?陜西天元棋院隊羅楚玥初段、廣州隊趙貫汝初段、黃子萍初段,還有尚未定段的李鑫怡6段、唐嘉庚5段等棋手頗具職業(yè)棋手風范,對局過程中心無旁騖,唯有眼前山河一盤棋,隱約看得出她們接受的圍棋教育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