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卡美國公開賽奪冠讓USGA“打臉” 讓老米躺槍
體壇+特約記者聞風報道
沒想到,最終是布魯克斯·科普卡以-16的成績捧起了美國公開賽獎杯,幾乎“打臉”一向以制造困難聞名的USGA。
【強勢】
2017年的美國公開賽太不尋常了。包括世界前三:DJ、小麥、戴伊在內的諸多“奪冠大熱”未能越過晉級線;博彩公司+10.5的奪冠桿數與最終結果相差甚遠;被球員花式吐槽的羊茅草和果嶺速度,以及史上最長的7800碼球道,都沒能阻擋超低桿的誕生......
科普卡昂首挺胸,用-16桿的奪冠成績,追平了麥克羅伊創造的美國公開賽奪冠最低桿數紀錄,讓賽前人們認為的的困難,成為了他大滿貫故事的作料;讓人們感到,即便再困難的條件,也有被征服的可能。
科普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并不具有威震四方的霸氣,甚至直到完成最后一推鎖定冠軍,他也沒有當即表達釋放,表現出更多的竟是安靜和沉穩。
【曲線生長】
時光回到2012年,已經三度入選全美最佳陣容的科普卡以業余身份入圍美國公開賽。雖然不出意外的未能晉級,但他很快宣布轉職業,并開始參加巡回賽資格考試。
遺憾的是,3桿之差,科普卡未能進入美巡。不得已,他轉戰歐巡,從歐巡的二級聯賽——挑戰巡回賽打起。對于一個美國人,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我沒有任何猶豫,能有比賽機會并和高手過招已經是很令人興奮的事了。”科普卡說。他很快在挑戰巡回賽站穩腳跟,并在一年時間內贏得4場比賽,成功獲得歐巡賽參賽卡。
擁有歐巡資格以及更高世界積分的科普卡在2014年,以1桿優勢擊敗保爾特獲得土耳其航空公開賽冠軍;短短三個月后,他就在菲尼克斯公開賽收獲了首個美巡冠軍頭銜。
然而隨后的路途并不順利。直到本周美國公開賽之前,他再也沒在世界頂級巡回賽上品嘗勝利滋味。
有人說科普卡的揮桿很養眼;有人說如今是大炮手的春天。我只想說,好像科普卡的經歷更像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經歷——不一定天賦異稟,卻踏實、平淡、可期。科普卡的路,一步一步,有突來的坦途,也有沉寂與荊棘滿布,但這更像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路。
【追求喜歡的,更做適合的】
科普卡的父親是一位職業棒球選手。耳濡目染,讓科普卡竟在收獲職業賽事勝利后一度坦言:“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一定選擇打棒球。高爾夫太無聊了。”
嘴上這么說,科普卡卻從未放棄過高爾夫。他知道他已經選了,他也知道自己是“吃這碗飯的”。他的訓練一刻都沒有停歇。
【躺槍的老米】
有媒體同行挖出了這樣一條段子:
“科普卡8歲的時候,曾在大師賽時找米克爾森要簽名。當時老米對他說:明天給你簽。結果第二天老米也沒給他簽。
今年,老米因為參加女兒畢業典禮沒有出現在美國公開賽,而當年找他要簽名的少年,卻搶先一步,拿到了老米一直最想拿、卻一直沒拿到的那個冠軍——美國公開賽冠軍。”
有人說老米躺槍,也有人說科普卡憋著一股勁。我倒覺得沒那么腹黑。只是機緣巧合,讓故事更加好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