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視點?:接力犯規點在交接棒 不應盲目指責裁判
體壇+特約奧運冠軍張會述評
在短道速滑的競技場上,沒有最慘烈,只有更慘烈。
平昌冬奧短道速滑第四個比賽日落下帷幕,在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中,韓國隊率先沖線,原本以第二位過線的中國隊被判犯規,無緣領獎臺??梢韵胍?,這樣的一個結果對于運動員、教練員以及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來說都是非常遺憾的,本就充滿爭議的中韓PK話題,必將被翻炒至新高。
韓國隊的交棒隊員撞到加拿大隊為什么沒被算作犯規?加拿大隊和中國隊的犯規點又在哪里?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分析這些疑問。
首先,韓國隊的交棒隊員在推出自己的隊友后摔倒,并且影響到了身后加拿大兩位隊員的交接棒過程。裁判之所以沒有對這一碰撞進行處罰,是因為這屬于賽場上的"意外情況",交棒后摔倒、倒后影響他人均不屬于運動員有意為之。
其次是加拿大隊的犯規點,我認為出現在沖線的時刻。從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到,當崔敏靜和范可新即將通過終點時,加拿大的隊員仍處于兩人的滑行線路上,這是明顯的賽道內阻擋犯規。
最后便是讓眾多觀眾都摸不著頭腦的——中國隊到底哪里犯規了?答案是在最后一次交接棒。周洋推出范可新后,中國隊在身位上落后于韓國隊,位于外側的范可新左肩出現了阻擋的動作。還是我此前反復強調的那個標準,只要是試圖超越的動作沒有達到絕對"干凈",出現了身體接觸,這就給了裁判判罰的空間。而本屆冬奧的裁判組有多嚴格,大家從過往三個比賽日多達34次的判罰中也一定有所了解。
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現場運動員和評論員在賽后激動的心情,也明白中國觀眾想要"抱不平"的心態,畢竟中韓短道的恩怨情仇太過沉重和復雜。但如果媒體和輿論只是一昧地抓住"韓國主場"這個假想敵不放,將所有矛頭指向裁判員,還是稍顯不冷靜和不客觀。我相信裁判組不會毫無根據地判罰犯規,尤其是在爭奪獎牌的關鍵時刻。既然成績已經不可能更改,教練和運動員更需要做的還是平復好心情,吃透判罰尺度,在最后一個比賽日,乃至在2022年的賽場上,讓這一次的經驗教訓變成更為積極的因素。
張會個人資料:
中國短道速滑名將,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