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政促U23小將成搶手貨 約占內援轉會市場4成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新政本是希望加強國內年輕球員的培養,令更多新人得到鍛煉,以便今后更好地為國家隊、國奧隊使用。但由于政策擬定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細節,也就造成今冬轉會市場的另一現象:U23球員成為內援市場的主力軍。
本賽季,倘若一支中超球隊使用三名外援出場,就必須要有三名U23球員亮相。于是,各隊就要儲備足夠充裕的U23球員,以防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不測。據統計,2018年中超16支球隊,一共引進的內援人數達到78人,其中的35人屬于U23球員,占內援轉會總人數的44.87%。在過去5個賽季,這是中超聯賽從未有過的現象。因此當外界不斷發出感慨,“或許23歲以上球員無球可踢!”從數字上來講,這并非空穴來風。
而且,仔細查看16家俱樂部這一冬天引進的內援情況,只有大連一方、北京人和、山東魯能、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五隊,最終沒有引進一名U23球員。這從一個側面足以說明:這些俱樂部的人才儲備相對充實。而一直號稱打造“全華班”的廣州恒大隊,今年買入的5名內援(鄧涵文、楊立瑜、唐詩、胡睿寶和鐘義浩),全部是23歲以下,U23球員所占引進內援的比率達到100%。而像天津權健和天津泰達,所引進的U23本土球員,同樣占據較高的比率。盡管天津權健存在接手俱樂部時間較短的情況,但兩家天津俱樂部大量引進年輕球員,從一個側面也可看出:目前天津足壇的后備人才,其實是處于短缺的狀態。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量引進U23國產球員,或許從一個側面佐證“造船不如買船”的說法。但同時,由于U23球員屬于“奇貨可居”,無形之中又將這些年輕球員的身價“炒高”,讓這些年輕球員很容易就能拿到高薪,進而失去技戰術和業務上的追求。這對年輕球員的成長,反而未必是一件好事。
畢竟,如今的政策讓現在的年輕球員哪怕在冷板凳待命,一年也可以輕輕松松地拿到兩三百萬甚至更高的年薪,這與日本規定年輕球員的最高月工資不得超過萬元,其實形成鮮明的對照。而造成這種情況的,當然是政策上的漏洞,更是讓很多經紀人在無法通過外援掙得更多傭金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運作年輕球員來彌補,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