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半+四周跳來勢洶洶 花滑女單將迎難度巨變?
體壇+記者宮珂報道
在過去的兩個賽季中,“四周跳大戰(zhàn)”一直是貫穿花樣滑冰男單賽場的主旋律,相比之下,女單賽場的技術突破卻遲遲未能到來。即使強如保持近兩個賽季不敗的梅德韋杰娃和首戰(zhàn)奧運就奪金的扎吉托娃,她們的最高難度不過是三周接三周連跳。但轉眼進入冬奧賽季的尾聲,突破卻悄然而至。13歲的俄羅斯小將特魯索娃在世青賽自由滑中完成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四周跳并摘得金牌,她高達92.35分的自由滑技術分不僅足以睥睨所有成年組和青年組的對手,拿到平昌冬奧會的男單賽場上甚至可以位列前八。
完成“驚人兩跳”的特魯索娃并不是唯一一位試圖挑戰(zhàn)更高難度的女單選手,在這個休賽季,又有更多的后起之秀加入了她的行列。特魯索娃的同俱樂部隊友、今年世青賽女單銀牌得主科斯特納婭已經在訓練中完成了周數可觀而且?guī)Р椒ミM入的三周半跳,新科全美青年組女單冠軍劉美賢則在近日的訓練中完成了一個三周半跳接后外點冰三周跳,而特魯索娃自己也并沒有就此止步,她的勾手四周跳已經可以順利落冰。加上此前已經可以完成三周半跳的日本小將紀平梨花、放出風聲在練習三周半跳的韓國新秀柳永,在一批青年組姑娘們的帶領下,徘徊在“三周跳時代”二十余年的花滑女單,是否終于要迎來“質的變化”了呢?
早在今年一月份時,長野冬奧會女單冠軍利平斯基就指出,女單選手攻克三周半跳和四周跳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幾年中,女單項目必然會發(fā)生一場巨變。正如利平斯基所言,女單跳躍難度的“玻璃天花板”已經被漸漸打破。不過,我們不確定的是又有多少人在未來可以真正讓三周半跳和四周跳“信手拈來”。
除了在平昌冬奧會完成三周半跳的老將長洲未來之外,目前沖擊更高難度成功的選手大多仍在青年組,發(fā)育期時則是她們在未來幾年中無法繞開的關卡。在度過發(fā)育期后,選手們必須要重新適應下降的力量/重量比以及由于身高體重增長而帶來的重心變化,無法再完成更高難度的跳躍也是十分常見的現象。而無論是最早完成四周跳的安藤美姬、還是以三周半跳聞名的淺田真央,在升入成年組后,高難度跳躍的成功率的確受到了影響。
在雙人滑名將張丹看來,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小選手能夠挑戰(zhàn)及完成的三周半或者四周跳,但就以往的經驗來看,她們的難度很有可能只能保持到進入成年組1到2年,這些已經出了難度的年輕選手能否順利躍過“發(fā)育關”依舊難以預測。但同時,張丹也指出,此時很多選手練習高難度的跳躍并不意味著未來會真正在比賽中使用,練習三周半或是四周跳本身也可以幫助選手們更好地完成其他跳躍。
雖然現在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這些小將們能否繼續(xù)始終保持跳躍難度,但至少特魯索娃們目前的難度進展還是讓我們看到了花滑女單在未來繼續(xù)突破的希望,北京冬奧周期的女單賽場也會因為這些踴躍挑戰(zhàn)難度巔峰的新星們而變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