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U23國足無緣亞運會8強:一帥無能的慘敗!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雅加達報道
8月24日,亞運會男足賽1/8決賽,中國95年齡段U23國足在印尼勿加泗愛國者體育場,3比4輸給了沙特。這是中國男足自2010年廣州亞運會之后連續第三次無緣8強。而且,似乎更為外界無法接受的是,沙特隊只是一支97年齡段隊伍,平均年齡較中國隊小兩歲。這一結果,似乎再一次佐證中國足球水平之差。面對結果,任何雄辯顯得蒼白無力,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國社會,在一切只追求結果且不問過程的情況下。
以小打大與以大打小
賽前,幾乎沒有多少人相信中國隊不敵沙特。原因在于沙特亞運隊是一支純97年齡段隊伍,年齡比中國隊小2歲。正因此,中國隊此役似乎是非勝不可。然而,足球比賽從來就沒有必然,中國隊開局就被對方打懵。從第16分鐘丟掉第一球開始,短短15分鐘之內,被沙特隊連入三球。顯然,這不是一場正常情況的比賽。這種非正常情況,便包括所謂的以大打小。
此前,中國隊征戰過去幾屆亞運會一直是以小打大。除了2006年多哈亞運會召入兩名超齡球員鄭智、孫祥。自2002年亞運會男足賽設立年齡限制以來,中國一直都是派出小兩歲的隊伍,即奧運年齡段參賽。例如2002年亞運會男足賽,規定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員可以參賽,中國隊派出的是81年齡段隊伍。2014年仁川亞運會男足賽的標準,是199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員,但中國隊派遣93年齡段隊伍。每一次,中國隊參加亞運會男足賽都是高舉練兵目的,從而以小打大。輸球后,外界不分青紅皂白,反正就是一通自貶,從媒體到輿論到網絡再到球迷,幾乎成為了一種習慣。
本屆亞運會,是中國足球多年以來第一次以適齡隊伍參賽。于是,中國足協提出成績要求,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因為中國隊過去以小打大常以輸球告終,此番面對年齡更小、立足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沙特隊,中國隊似乎就是必須取勝。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中國隊賽前做好充分準備,不管對手的年齡大小,比賽結果可能會是另外一種情況。但遺憾的是,或許恰恰就是因為對方小兩歲,客觀上令球隊產生輕敵。
判若兩隊非體能問題
對于這一場1/8決賽,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中國隊的比賽狀態相比小組賽時,完全是判若兩隊!這固然與中沙之戰被安排到下午進行有關,包括貝卡西的天氣確實比萬隆更為炎熱。但不得不說的是,中國隊的狀態不佳,恐怕與賽前幾天的準備工作,存在很大的關系。
正常情況來說,中國隊在8月19日踢完同阿聯酋的最后一場小組賽,至24日下午交手沙特,期間共有四天的準備時間。而且,由于在小組賽末輪,中國隊共有5名主力得到輪休。無論是體能還是身體狀況,應該相比沙特更為有利。畢竟,沙特隊是在20日結束最后一輪小組賽,從休整時間上來說,中國隊比對手多歇一天。
在這種情況下,主教練馬達洛尼賽后所言,“由于連續比賽,隊員們體能出現問題,奔跑和拼搶不是特別主動。”這番話,恐怕只是一種借口。而且,如果真是體能問題,根本無法解釋中國隊在最后10分鐘之內連追3球。顯然,體能不是輸球的根本原因。作為主教練,馬達洛尼賽后以“體能”為由,恐怕只是推卸責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為里皮團隊抹黑。因為U23國足的體能教練,就是里皮團隊的國家隊體能教練,這位體能教練都是世界冠軍團隊成員。如此不負責任的說法,恐怕只是為掩蓋自身的失誤。
事實上在對陣沙特前,中國隊的訓練內容,相比出征亞運會之前的訓練并無兩樣。尤其是戰術演練,與三場小組賽所體現出的內容一樣。這意味著,球隊在中沙戰前的訓練,可以說是毫無針對性。這也就是馬達洛尼宣稱的“以不變應萬變”。恰恰是這種“不變”,讓中國隊在比賽中陷入全面被動。
戰術毫無針對性
不敵沙特后,不少球員在接受采訪時坦言,賽前的戰術部署同比賽開始之后的情況完全不同。恰恰就是因為中國隊賽前的戰術部署出現嚴重偏差,導致比賽開始之后,球員們顯得無所適從。
足球比賽就是這樣,當球隊處處限制住對方時,就能夠在比賽中越踢越順。可一旦對不上點,就會遇到不少麻煩,而且不斷出現失誤。中沙之戰就是這種狀況。簡單地指責球員,認為球員技術粗糙、基本功差,恐怕并不是站在足球的角度、以足球思維方式來思考。可以這么說,恰恰是因為中沙之戰的賽前調整出現問題,加上賽前準備不夠充分、戰術部署缺乏針對性,導致球員的狀態全無,甚至與小組賽形成強烈的反差。
據悉在賽前,中國隊曾經觀看沙特與伊朗、沙特與緬甸的比賽錄像。隊員們完成觀看后,似乎信心滿滿,再加上對手的平均年齡確實小兩歲,令球員們多少產生盲目樂觀的情緒。但問題在于:當中國隊在觀看沙特隊比賽錄像時,沙特隊也在研究中國隊,而且,同樣會有針對性作戰方案。對陣中國,沙特隊就做出與之前小組賽完全不同的戰術部署。賽后,馬達洛尼也直言:“沙特隊今天改變了喜歡短傳、喜歡配合的踢法,更多地采用了長傳,且主打身后。”
重新來看中國隊的前兩粒丟球,可以注意到:沙特隊充分利用高準翼與劉奕鳴身前與防守型中場何超之間的巨大空檔。不管是沙特隊的中場球員還是后場球員,拿球之后,都是看準中國隊的空檔,朝向這個區域傳球和分球。然后,沙特隊的進攻者便可以直接面對中國隊的中后衛。兩名中后衛因為位置比較靠上,面對高速突進的對方拿球隊員,只能選擇先后撤、后防守。但因為速度快,再加上沙特隊兩翼邊路球員堅持斜線內切,從而吸引中國隊的防守球員,幫助中路拉開,于是,沙特隊員很容易突破中國隊的防線。在這個過程中,已經不是中國球員個人能力和傳接球的基本功問題,而是整個戰術體系已被對方徹底瓦解,丟球也就成為必然。
可以說,中國隊賽前在分析對手方面,出現了嚴重的判斷失誤。沙特隊主帥謝赫里的整個戰術部署方面,完勝馬達洛尼。而且,從沙特隊的進攻套路來看,該隊就是主打何超的身后,然后直接面對中國隊兩名中后衛!前兩個進球都是這一套路,第三球則是吸引何超上前防守之后,直接吊到高準翼和劉奕鳴之間,由9號卡馬拉利用速度沖擊。
賽后,沙特隊主教練謝赫里表示:“確定與中國隊交鋒之后,我們不僅研究了中國隊三場亞運會小組賽,而且,觀看并研究了中國隊之前的很多比賽錄像。我們注意到中國隊的整個特點。這一場,我要求球員們回收更深、目的就是吸引中國隊進一步前壓,然后實施反擊。而且我們注意到,中國隊的兩翼邊路進攻很有特點,所以,我們的兩名邊后衛很少上前助攻,就是重點注意對中國左右邊路的突破。與此同時,我們在爭搶過程中,注意到中國隊員的身體很好,我們的重點就是爭搶第二落點。”
由此可見,沙特隊賽前對中國隊的分析研究工作,做得比中國隊更細致、更透徹。因為透徹,所以在整體戰術部署方面,也就更有針對性,中國隊落敗也就不足為怪。一場比賽的勝負,往往就是由這些細節所決定,與國家足球水平的整體高低并不成正比。就像95年齡段國青隊曾在亞青賽擊敗日本,并不代表中國足球水平勝過日本。但是,如果賽前做好很多工作,將工作做得更為扎實,結果可能就是另一番情景。
臨場指揮完全失敗
在針對性戰術部署明顯處于下風的情況下,如果是一名優秀指揮官、出色教練員,就會明白需要重新調整與部署。這就好比中國隊在0比2落后之際,可以通過調整換人、改變戰術打法,率先確保不再丟調第三球。然后再想辦法,伺機追回比分甚至反超。
但遺憾的是,在中國隊連丟兩球之后,卻未見任何動靜。而且據了解,對于當時兩球落后的狀況,在中國隊替補席,已經有人向馬達洛尼提出,應該加強中后衛身前區域的防守,迅速堵上“漏洞”。但是,馬達洛尼并未聽取這樣的合理意見。直至丟掉第三球之后,馬達洛尼才安排替補球員們進行活動。在0比3落后的情況下,他才想起通過換人進而調整戰術,這是不是有些晚了?這樣的主教練,這樣的臨場應變能力,顯然不符合主教練身份。
下半時開始,中國隊率先派遣馮伯元換下張源,將此前的433陣型調整為442,利用張玉寧與馮伯元的“雙高”沖擊對手。然而,縱觀沙特隊的兩名中后衛球員,身高都是1.90米以上,而且都是黑人球員,如此沖擊,意義何在?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隊所以連續輸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國隊的中場控制不力,何超很容易被對方調動。于是,在兩名中后衛高準翼、劉奕鳴的身前,就是一片空當。面對這樣的場景,假設中國隊用陳哲超換下張源,將433的陣型改為4231,以加強中后衛身前區域的防守力度與厚度,情況會是如何?很遺憾,教練組始終沒有做出這樣的調整。輸球之后,很多人都在指責中國球員基本功差、傳接球技術不行,恐怕完全將戰術和技術割裂開來。戰術上沒有對應,個人技術就是空談。可以說,中國隊輸給沙特,首先必須是由主教練承擔責任。
從年初U23亞錦賽最后一輪在場邊不斷“拱火”,到此番賽前戰術毫無準備,且臨場又缺乏應變,擁有如此主帥,中國隊不被淘汰才是“怪事”。盡管很多人會說:作為球員,緣何不能主動應變?實際上,這恰恰就是中國足球的最大弱點,也是為什么中國隊需要一名高水平教練的根本原因。而且,這批95年齡段球員有著很強的戰術執行力,但遺憾的是,遇到這樣一位昏帥,也就注定很難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