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個賽季三次蛻變!北汽女排終于贏了
本報特約評論員 孔寧
3月9日,2018-2019賽季女子排超聯賽落幕,北汽女排在總決賽中3比0橫掃衛冕冠軍天津女排,奪得隊史第一個聯賽冠軍。其實,賽季之初北汽女排并不被普遍看好,但是,聯賽三個階段北汽女排變了三次,最終成為女排職業聯賽第8支總冠軍球隊,也是北京女排23年聯賽歷史上第一次奪冠,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北汽俱樂部大格局戰略成功,姑且也叫職業化探索的成果,這給中國排球職業化進程帶來的思考遠遠大于北汽女排奪冠本身。
說實話,筆者并不認為北汽女排已經崛起,因為全隊本土球員能力有限,尤其是年輕球員成長速度并不快,別看北汽女排奪冠了,但這幾年恰恰是北汽女排人員十分困難的時期。正是由于本土球員能力不足,俱樂部才會引進優秀外援和內援,彌補各個位置的不足。要說什么才是真正的強隊,就像天津女排那樣,基本上都是本土球員作戰,補充一名外援,這幾個賽季的表現也證明,天津女排不愧是聯賽十一冠王,她們的底蘊是全國最好的。只是這一次,北汽俱樂部整體運作成功,促成了北汽女排“偷襲”成功。
聯賽第一階段,人們還擔心北汽女排無緣八強,但全隊準備充分,位置擺得很低,以第一階段第一挺進八強。第二階段八強戰,外援魯爾克的最強點逐漸爆發,老將曾春蕾既可打主攻,也可打接應的作用十分突出,加之球隊板凳深度較深,全員作戰輪番登場能力不錯。第三階段從半決賽開始,兩大國手內援丁霞和王夢潔的加盟更是讓全隊實力提升了一個檔次,北汽女排具備了沖擊冠軍的資本。
這一切都緣于俱樂部的大力支持。對此,遠在泰國的前北京女排球星馮坤也這樣認為,她說:這么多年,如果沒有在低潮時市委市政府、市體育局和北汽集團,以及俱樂部的始終如一支持,就不會有北汽女排的今天。
其實,在北汽俱樂部成立之前,北京女排年年保級,甚至還不幸降級。在俱樂部成立之后,最近幾年成績并不突出,無法和俱樂部大投入成正比。然而,北汽集團始終如一地全力支持北汽女排,終于讓“鐵樹開花”。客觀說,沒有北汽集團的大力支持,就沒有外援迪克森、魯爾克和金頓的加盟,也就沒有國家隊二傳手丁霞和自由人王夢潔的到來,同樣也沒有全體女排球員的奮勇拼搏。北汽排球俱樂部重塑管理團隊,新任領隊王長娟負責隊伍生活細節管理,助理教練左娜和胡松各自付出相應努力,昔日男排球星王琛和現任北京青年男排助教孫權加盟協助球隊訓練,龐大的科學醫療團隊讓全隊始終保持全員作戰。主帥張建章在巨壓之下,統領全隊團結一致,形成了巨大的合力,迸發出無窮的激情。不管是從技戰術層面,還是從心理和情感層面,張建章讓每一名球員相互彌補,終成冠軍球隊。
不少人說北汽排球俱樂部“腦子”有病,居然給北汽女排引進那么多內外援。其實,這種觀點局限于眼界了,類似的經歷讓人仿佛看到了當初的北汽男排。當初北汽男排的崛起也來自于強力外援的引進,從而帶動本土球員成長,連續奪取聯賽和全運會冠軍。北汽俱樂部改革之舉,也刺激了其他各路球隊的改革,推進了中國排球聯賽職業化進程。成績有時不能說明一切,但成績是競技體育重要的標準,只有出了成績才能說明問題,才能刺激整個排球市場的進步,才能盡力提升整個中國排球聯賽的水平,最終為推動排球聯賽職業化改革貢獻一點點微薄之力。
當自身實力不具備的情況下,俱樂部站在更高的戰略發展角度考慮,用高水平外援帶動本土球員成長,這一點值得肯定。全隊經過常規賽的錘煉,年輕球員得到了難得的成長機會,如果全隊沒有佳績,沒有成功的經歷,年輕球員始終就不會有自信。當然,北汽女排是由多種原因促成了這個冠軍,并不能證明自己就是全國最強球隊,就像和國家隊主帥郎平溝通時她所說的那樣:未來還是要讓自己本土球員成長起來,從而不僅為北京,而且更為國家做出貢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