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趙偉侖
魔咒這個東西,聽上去很虛,但有時候確實存在。
在澳大利亞籃球歷史上,世界第三是澳洲人始終無法達到的目標。縱觀奧運會和世界杯(包括前身世錦賽),澳大利亞最好的成績就是世界第四。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次向獎牌發起沖擊,但始終無法站上領獎臺。
2019年男籃世界杯,在沖進四強無緣決賽之后,爭奪一枚銅牌再次成為澳大利亞的頭號目標,澳洲人的欲望相當大。德拉維多瓦在賽前放出豪言:“是時候在世界舞臺上為我的國家贏得獎牌了!”就連對手法國男籃主帥也說,澳大利亞經常獲得第四名,所以他們肯定更有動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本屆世界杯小組賽第二階段,澳大利亞曾以2分的優勢擊敗過法國,心理層面占據一定的優勢。因此這場季軍爭奪戰,在雙方手感都不佳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完全沒慌,在英格爾斯的率領下,澳洲人半場領先9分,第三節甚至一度建立起15分的領先優勢。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當法國人打出一波19比6的進攻浪潮之后,志在奪牌的澳大利亞人突然斷電,米爾斯和博格特接連出現失誤,全隊進攻再次迷失,直接葬送了好局。
最后時刻,眼看法國人的領先優勢達到8分,澳大利亞也放棄了犯規戰術,束手就擒。59比67,澳大利亞又一次獲得世界第四,沒能實現世界大賽成績的突破,無緣領獎臺。終場前25秒,博格特在替補席疑似向主教練表達不滿,但當終場哨響的那一刻,他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對于澳洲人來說幸運的是,已經拿到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澳大利亞男籃,明年還有機會向獎牌再次發起沖擊。屆時,35歲的博格特也將迎來最后一屆世界大賽,那也是他率隊站上領獎臺的最后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