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梅西捧走金球,是歐洲足球先生范戴克的沖擊獎杯失敗,同時也算是英超的又一次尷尬。這個自詡為“世界第一”,且商業價值和火爆程度確實堪稱全球最頂尖的聯賽,還是沒有等來他們成立27年以來的第3位金球獎得主。而如此反差,不能不讓人思考一個老問題:英超聯賽這么火,為什么就難出“最頂級的明星”?
成績還不算過硬
此番范戴克惜敗,相信不少球迷都會為英超感到惋惜。畢竟梅羅這對絕代雙驕統治足壇超過十年,英超球員要想染指金球原本就非常不易。好不容易又有了一位“歐冠冠軍領袖”,卻依舊是不敵“已入職業生涯暮年”的梅西,這種挫敗感甚至會讓部分人懷疑進球評選是不是對西甲球員有著特別的偏愛。
然而平心而論,英超金球獎得主遠少于同期的西甲,甚至是意甲,這并不算太離譜。畢竟自1992年改組成立以來,英超在歐洲戰場的整體表現并沒有像他們現在的商業價值那般“傲視群雄”。而意甲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很強勢,西甲則更不用說,巴薩和皇馬可是卷走了太多歐冠獎杯。
事實上英超球員能夠進入金球獎的最后爭奪,大都也是因為歐戰的突出表現。2001年歐文奪魁,身上的“五冠王”標簽之中就包含著聯盟杯的冠軍;而2008年的C羅更是貴為歐冠冠軍得主,當時還在曼聯的他幫助紅魔在莫斯科的雨夜擊敗了決賽對手切爾西。
人氣又有點平均
顯然“歐戰強才能有金球”,但這一論斷也會引來另一個疑問。因為英超有歐戰突出表現的年份可遠不止2001和2008。1999年曼聯奪魁,2005年利物浦稱雄,還有2012年創造意外的切爾西以及眼前的利物浦,這些歐冠冠軍得主可是都沒有產出金球先生。
不過如果稍微回顧一下,卻也不難找出一些英超的劣勢。比如今年,范戴克雖然被英超球迷尊為“世界第一中衛”,但在利物浦,他能不能算絕對的旗幟性人物卻還不太好說。很多時候紅軍需要依靠的是馬內和薩拉赫,這些強力隊友分走了選票,荷蘭中衛自然也就不會像梅西那樣突出。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在1999年和2005年也都曾經出現過。當曼聯創下三冠王偉業時,貝克漢姆也只是位列金球獎評選第二,輸給了巴西人里瓦爾多。那次評選羅伊·基恩排第6,約克和斯塔姆分別排第11和第12,包括舒梅切爾、吉格斯和安迪·科爾也都得到了選票,足見這支冠軍球隊缺少最絕對的巨星人物。而與此同時,巴薩卻只有里瓦爾多和菲戈兩人有選票。
至于2005年,帶隊上演伊斯坦布爾奇跡的杰拉德只在金球評選中排名第3。他得到的分數甚至略少于另一位英格蘭中場蘭帕德。但那一年切爾西的95分英超奪魁的確也非常耀眼,而蘭帕德的風格類型又和杰拉德非常相似,二士相爭(實際還有特里、馬克萊萊等多人分走選票)的結果就是讓巴薩的羅納爾迪尼奧輕松捧走了金球。
只能“自產”自然吃虧
這里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那就是英超缺乏足夠多的頂級技術型球星。無論范戴克、蘭帕德、杰拉德亦或者是貝克漢姆,他們的團隊屬性都相對比較重,要放到整體中去才能完全顯現出實力。不似里瓦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和梅西這樣的人物,天生靈動又技巧非凡,很容易就能把聚光燈從周圍聚集到自己身上。
至于為什么這種人物在英超偏少,最重要的因素恐怕還是他們并不愿意來到英超。縱然這里的俱樂部財力雄厚,論花錢能力恐怕只有“西超”雙雄和后來的土豪巴黎圣日耳曼能夠超過,但語言、生活環境以及足球風格等等因素,都決定了英國不是大多數最頂級技術流球星的最佳選擇。
誠然,在今天的英超賽場上,我們也能夠看到一些堪稱藝術大師的球員,比如能在對方禁區繡花的大衛·席爾瓦,又或者長傳技藝出神入化的德布勞內,但他們可以說是來到英超之后才成為頂級的,是英超的再造產品。不似小羅在巴黎圣日耳曼已享譽世界,再加上2002年世界杯的精彩表現,才于2003年入駐巴薩。而在西甲的幾位金球先生中,C羅和莫德里奇則都在是達到頂級水準之后,反而離開英超跳槽去了皇馬。
很難直接買進“金球候選”,通常情況下只能自產,英超在這一最頂級個人榮譽的爭奪中自然居于劣勢。其實1956年金球獎設立之后,英格蘭球隊成員最初的奪魁次數倒也不算太少。但英超成立之前,無論斯坦利·馬修斯(1956)、丹尼斯·洛(1964),博比·查爾頓(1966)還是喬治·貝斯特(1968),他們可都是英國國籍的球員。如此說來,英超要想成為金球獎的“常客”,未來還是得看本土球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