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2月29日,足球運動的規則制定者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FAB)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召開了年度大會,就VAR、越位規則等業內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決定將在夏天的奧運會比賽中試行“腦震蕩換人”規則,以確定用怎樣的具體方式才能既保障球員的生命安全,同時也不過多影響比賽公平公正的繼續進行。除此之外,IFAB還確定了一項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將對手球規則進行繼續修訂,將加入條款明文寫清楚從哪里開始就算是“手部”。
一年之前,IFAB曾經對手球的判罰做出過重大的調整,取消了“無意手球”的說法。只要是防守球員手臂擴大了防守面積,就算是“球打手”也同樣會被吹罰。而相應的,如果進攻球員的手觸碰到了皮球,哪怕是被動的,只要他因此受益得到了破門或者助攻的機會,同樣也應該被判無效。對此IFAB還做出過相應的解釋和補充說明:“判罰的標準是是否超出了‘自然的輪廓’,而手臂緊貼身體兩側時也屬于‘自然輪廓’的范圍。”
IFAB上一次針對手球規則的改動,原意是為減少爭議,所以把“球員的想法”這種難以客觀判斷,只能裁判主觀去猜測的成分去掉,“有意”、“無意”按相同的標準一起處理。然而修改規則的初衷雖好,具體的實施效果卻并沒有達到原來設想的程度。爭議依舊很多,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的疑問,比如哪里才算是手臂?哪里又可以說是肩膀能避開懲罰?類似問題在一周前伯恩茅斯0比3負于伯恩利的比賽中就曾經出現過。前者曾有一粒進球因手球違例被VAR取消,然后又被VAR判手球丟了一粒點球。但對于這兩次判罰,伯恩茅斯主帥埃迪·豪都表示了強烈的不滿,認為本方球員是肩膀觸碰到了皮球。
根據BBC的報道,從2020/21賽季開始,“手臂和肩膀不分”的局面則有望得到改善,因為手球判罰規則中將加入一條“T恤線”條款,明確寫明從哪里算是手臂,而哪里又只是肩膀。不過如此死規定之后,執行規則經常走教條主義路線的英超又會不會像搞“體毛越位”那一套,用放大鏡甚至顯微鏡來看球員的手臂呢?
文/雷漢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