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隨著北京國安在亞冠聯賽東亞大區1/4決賽被韓國蔚山現代2比0擊敗,代表中超出戰今年亞冠聯賽的4支球隊全軍覆沒。只有兩支球隊獲得小組出線權、一支進入亞洲八強,可以說是近些年來中超在亞冠聯賽中最差的一次。盡管受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中超球會在今年亞冠聯賽中的表現未必具有代表性,但是,隨著中國本土球員的水準只降不升,加上中超限資、限薪等政策的出臺,外界普遍感覺到中超在亞冠的好日子到頭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或許,類似像恒大奪取亞冠的場景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很難再見到。
特殊情況造就特殊結局
自2015年恒大二次奪取亞冠聯賽冠軍后,今年中超四強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可以說是近六年來最差的一次。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就是今年只有國安一隊闖入八強,是近六年來最少的一次。2016賽季,魯能和上港兩支球隊進入八強;2017賽季也有上港與恒大進入八強,上港更是進入到四強;2018賽季盡管只有天津權健一支隊伍進入八強,但還有上港與恒大兩隊獲得了小組出線權,是中超在亞冠聯賽中小組出線最多的一次;而在去年,中超依然有兩隊進入八強,恒大最終則是止步半決賽。
不光是出線球隊方面,即便是在積分方面,中超球隊的表現也很強勢,像2015年,中超四強一共拿到48個積分;2016賽季為47分;2017年更是創紀錄地拿到了53分;而2018年是48分;2019年則是49分。恰恰是由于中超球隊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強勢,使得中超在“亞足聯技術積分排名”至2019年底已經升至亞洲第一。這是中超各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是,今年中超四強總成績為12勝4平8負,積分為40分,是近六年來最低的一次。當然,因為受疫情影響,今年亞冠聯賽賽制發生變化。像恒大因為同組的馬來西亞柔佛DT退賽,小組賽少賽兩場。而淘汰賽階段,也由過去的主客場制變成了單場淘汰賽。比賽場次相應減少,加上賽會制中立地進行,使得最終的結果恐怕也就失去了與前幾年進行比較的真實意義。也正因為此,亞足聯都已經做出了將今年的比賽結果排除在“亞足聯技術積分排名”體系之外。所以,不能以今年的積分來完全斷定中超球會在亞冠聯賽中表現。而且,中超球會在出戰亞冠聯賽前,已經在國內封閉狀態下完成中超聯賽,這導致中超球會包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影響遠超以往,這也影響到中超四強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
本土球員差距越發明顯
不過,單就競技層面而言,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超四強中的本土球員因為整體質量與實力較往年相比呈下降之勢,特別是在與韓、日、澳等本國球員的較量中展現出的差距越發明顯,因而,即便是有眾多超級外援壓陣,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上的競爭力也已經無法與以往相比。因此,中超球會想要重現恒大問鼎亞冠的場景,恐怕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很難再現。
在恒大2013年首次問鼎亞冠聯賽冠軍前,記者曾有過這樣的一個判斷:即以恒大為代表的中超球會奪取2013年亞冠聯賽冠軍是最好時機,而且未來10年之內,中超球會恐怕很難再有所作為。此言一出,曾引起廣泛爭議。而至2015年,當恒大二度問鼎亞冠時,這個觀點再度被聲討。
但實際上,記者之所以在2013年作出那樣的一個判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對中國本土球員情況的預測。一支球隊想要奪取冠軍,首先是需要擁有一批相當優秀的本土球員作為基石,然后再引進三四名超級外援,使得球隊的整體實力與水準在亞洲范圍內達到某種高度。恒大之所以能夠奪取亞冠,關鍵在于其介入中國足球后,采用高薪政策將一批當打的中國本土球員集中到自己賬下,然后再引進了穆里奇、孔卡等這樣當時在亞洲稱得上一流的外援。在2015年能夠二奪亞冠,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當年夏天引進了像保利尼奧這樣更高級別的外援。而之所以說恒大的模式是不可復制的,甚至即便是恒大自己也無法復制自己的成功模式,根本就在于國內的年輕球員、后備人才根本無法與鄭智、孫祥等留洋歸來的球員相比,還有像馮瀟霆、趙旭日等為代表的85年齡段最后一批征戰過世界大賽的球員,以及于漢超等為代表的、具有沖擊亞青賽冠軍實力的87年齡段球員等所組成的那一批球員都是至今很難超越的。
時至今日,當恒大開始以95年齡段球員為主征戰時,球隊在今年亞冠聯賽小組賽中未能出線,固然有小組賽末仗被韓國水原三星隊與日本神戶勝利船隊聯手“做掉”的嫌疑,但根本恐怕還是現在隊內的本土球員質量根本無法與當初為恒大打天下的那一批老隊員相比。所以,包括恒大在內的中超四強未能在今年的亞冠賽場上有所作為,恐怕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比較能說明問題的,恐怕是國安隊。根據亞足聯所提供的技術統計,國安在今年的8場亞冠聯賽中,“傳球”方面總次數為4758次,截止到東亞區決賽展開前,名列亞洲各隊之首。但場均傳球為595次,并非亞洲最好,最好的是神戶勝利船的609次。但是,將國安的傳球次數進行細化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在東亞大區決賽展開之前,在“個人傳球”方面,排名占據亞洲前十位的球員中,國安有四人上榜,包括暫排名第二位的比埃拉(494次)、第四的費爾南多(434次)、第九位的奧古斯托(420次)以及第十位的金玟哉(407次)。
僅這四名外援的傳球次數就達1755次,占全隊總傳球次數的36.89%。國安隊場上11名球員,超過1/3以上的傳球都是由四名外援完成,這恰恰折射出本土球員“質量”之弱。雖然球迷對金玟哉的表現有一些微詞,但他是目前為止進入傳球榜前十名中唯一一名中后衛。設想一下,假設國安隊中的本土球員有足夠的傳球能力、能夠達到與當年恒大問鼎亞冠時中國本土球員的水準,恐怕國安成績還能更進一步。
傳接球能力最體現差距
之所以以傳球數據進行說明,根本一點就是足球場上最基礎的就是傳球。今年亞冠聯賽實際上是將中國本土球員與韓、日、澳等本土球員之間的差距更進一步顯現了出來。
由于受疫情以及傷病等影響,中日韓等多支球隊很多場次都以“全韓班”、“全日班”以及“全華班”的方式展開。于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中國本土球員與韓國或日本的本土球員之間的較量也就顯得更為令人刺目。譬如,申花前三輪比賽中基本都是姆比亞單外援出戰,像第一回合1比3負蔚山現代一仗,申花全場才240次傳球,而蔚山在外援出戰的情況下,全場傳球為566次;至末輪莫雷諾等外援悉數出戰、蔚山以全韓班首發的情況下,申花傳球則達到了430次,但蔚山全場則傳球超過了600次。盡管最終的結果還是申花1比4失利,但本土球員在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傳接球能力其實也就看得更清楚了。
在對陣珀斯光榮的比賽中,申花第一回合比賽的傳球次數才395次,第二回合則為385次。至于對陣東京FC隊時,申花全場比賽才240次傳球,這是中超四強在今年亞冠聯賽中單場傳球次數最少的一場比賽。
而像上港在小組賽最后一場0比2輸給全北的比賽中,上港派遣的是全替補,對手也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本土替補球員,結果上港隊全隊才283次傳球、全北隊則達到了恐怖的765次。要知道,全北幾乎超過半數都是“00后”韓國本土球員。
即便是兵強馬壯的恒大,在對陣全韓班的水原的兩場比賽中,第一場以422次對505次,恒大處于下風;第二場則是436次對397次,略處上風,但兩場比賽全部都是平局。以往恒大出戰亞冠聯賽、成績不錯,靠的就是比賽中的控制力,包括對球權的控制,但如今優勢蕩然無存。而在對陣日本神戶勝利船的比賽中,恒大的傳球均處于絕對下風,而神戶第一場與第二場比賽傳球為597次與593次,相差不大。但像伊涅斯塔等外援并未在第二回合比賽中首發,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球員的傳接球能力遠甩中國球員“幾條街”
類似的數據還可以列出一大堆。應該承認:中國本土球員在今年亞冠聯賽中的整體表現尚可,特別是在外援缺席或發揮不佳的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以及戰斗精神值得充分肯定。但是,這并不能掩蓋中國本土球員特別是新一代球員個人技術不足、能力缺陷明顯等問題。也恰恰是因為中國本土球員的實力與水準呈現下降明顯之勢,使得即便是有超級大牌外援壓陣也很難走遠。未來,在超級大牌外援大幅度減少的背景下,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上的戰斗力大幅度下降也就不可避免。
與此相應的是,由中國本土球員組成的國家隊戰斗力一屆不如一屆,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國家隊缺乏國際競爭力、難以在大賽中有所作為勢必也將是一種常態,這才有了“歸化”的市場。但是,因為本土球員基礎大不如以前,這就如同中超俱樂部球隊中雖然有超級大牌外援,但依然難以在亞冠賽場上有所突破。所以,“歸化”之路注定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國家隊的問題。在沒有培養出一批在亞洲范圍內具有競爭力的中國年輕本土球員之前,想要進軍世界杯,注定只能是夢一場。所以,今年中超諸強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以及交出的答卷,某種程度上就是明年國足在世預賽中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