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雋
與一天前德國U21隊的歐青賽首秀一樣,德國國家隊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預選賽首戰也收獲了3比0的完勝,主場擊退了世界排名第46位的冰島。但與小弟們踢了一個小時之后才打破僵局不同,大哥們用了7分鐘就連下兩城,而京多安第56分鐘就鎖定了勝局,過程之輕松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畢竟對手可是2016年歐洲杯八強,也打進了上屆世界杯的決賽圈。在“0比6慘案”過去4個多月后的今天,勒夫為自己的謝幕演出開了個好頭,但他也面臨新的煩惱。
勒夫為弟子豎出了大拇指。
拜仁連線?曼城場面!
面對不出所料地擺出鐵桶陣的冰島,德國隊用了不到3分鐘就首開紀錄。這是一次“拜仁連線”——4名拜仁球員戈雷茨卡、薩內、基米希與格納布里之間完成配合,在國家隊中早已證明自己是一個優秀9號的格納布里及時插入禁區中央,反越位后接基米希的過頂妙傳第一時間回做,幫助無人防守的戈雷茨卡舒舒服服地迎球左腳彈射入網。本場是26歲的“磁卡”第30次代表國家隊出場,進球則增加到13個,這樣的進球率與前隊長巴拉克的98場42球幾乎一樣,不愧是“小巴拉克”。
“拜仁連線”能在德國隊出現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畢竟本場首發的6名中前場球員里面只有哈弗茨與京多安是“外人”。而到了第7分鐘,京多安與哈弗茨也在這個“拜仁體系”里發揮了重要作用:京多安中圈附近斷球交給基米希,“雞哥”帶了兩步并冷靜觀察后迅速直傳,薩內反越位快速插入禁區左側下底倒三角傳球,哈弗茨在戈雷茨卡破門的相同區域也是迎球左腳打入球門右下角。
戈雷茨卡開場僅3分鐘就為德國隊首開紀錄。
這兩次教科書般的破密集配合雖說是拜仁球員主導,但其實更像是抄了曼城作業。縱觀整場比賽,德國隊對球權的絕對控制(控球率高達76%)與令對手窒息的高位逼搶,以及不使用傳統中鋒的433陣型,真的“很曼城”,而并不像使用4231并擁有“世一鋒”萊萬多夫斯基的拜仁。
也正是在如此曼城化的體系當中,正經歷職業生涯最佳賽季的京多安如魚得水。在克羅斯因傷缺席的情況下,這位本賽季英超最佳球員的有力競爭者成為了球隊的節拍器,全場觸球多達165次,傳球147次(成功率96%),包括4次關鍵傳球,還有4次搶斷。第56分鐘,曼城中場在禁區弧左側接格納布里斜傳后靈巧地連續用兩個假動作晃開兩名冰島球員,最后在禁區弧頂附近右腳大力低射洞穿球門左下角,斬獲國家隊生涯第9球,也早早將這場比賽放進了冰箱里面。
京多安晃開奧德納松后遠射破門。
對于自己的進球,京多安賽后表示:“總的來說,我感覺今天自己有很多空間。一般情況下,我都會繼續傳球,但那個時候我決定直接來一腳。”這樣的遠射破門,對于京多安早已是家常便飯。上一個國家隊進球,即去年9月初客場1比1打平瑞士的歐國聯,他就是在禁區弧右側右腳推桿入網。自2019年以來,他在國家隊所打進的5球里除了1個點球,其余都是在禁區線附近起腳完成。而在曼城,京多安更是火力全開,本賽季至今已在英超斬獲多達12球,算上歐冠和足總杯,總產量達到16球。而在此之前,他從未有一個賽季的俱樂部進球超過6個!
京多安擠掉克羅斯?
戈雷茨卡與京多安先后進球,基米希策動了前2個進球,這個中場倒三角無疑是德國隊輕松擊敗冰島的關鍵環節。不光是這場比賽,其實如今德國隊的前中后三線里,中場本就是最強的。特別是隨著京多安與戈雷茨卡在最近幾個月以來火速躥升,德國隊中場無論是硬度還是創造力都發生了質變,但也因此帶來了幸福的煩惱:加上克羅斯,4名高水平球員要爭奪3個中場位置,總要“犧牲”其中1個。
這一回,由于克羅斯因內收肌受傷提前返回馬德里,問題迎刃而解。但德國隊的這個體系,其實是圍繞克羅斯來打造。勒夫在2018年世界杯慘敗之后對球隊的改造從中場開始:將基米希從右后衛移到中場,就是為了“保護”節拍器克羅斯。但隨著改造的深入,勒夫祭出了以格納布里與薩內為基礎的“三小鋒線”,并提出進攻提速的明確要求,克羅斯的作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爭議,很多人總覺得他拖慢了進攻速度,傳球選擇過于穩妥而缺乏穿透力。
京多安證明自己在國家隊也可以扛起大旗。
既然基米希、京多安與戈雷茨卡的組合如此具有說服力,那么克羅斯是否應該拿掉?賽后面對記者的追問,勒夫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克羅斯是世界級球員,他為什么要擔心自己的位置?”顯然,在勒夫心目當中,克羅斯依舊是那個不可或缺的核心,是自己的頭牌。何況在皇馬陣中,在齊達內這位曾經的世界第一中場手下,克羅斯的位置同樣不可動搖。
其實問題的核心并不在于克羅斯的狀態或水平——他依舊是無可爭議的世界級中場,而在于他與德國隊目前這個體系的兼容問題。而隨著只是比他年輕10個月的京多安在本賽季迎來了蛻變,成為了又一個世界級中場組織者,甚至德國隊踢出了“曼城化”的場面,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尖銳了。
戈雷茨卡將在拜仁的成功經驗移植到了國家隊。
在德國隊歷史上,早就有過類似的幸福煩惱。1974年世界杯上,西德隊時任主帥舍恩就將公認更好的那個10號內策爾擱在替補席上,只讓他在對陣東德的小組賽收官戰替補踢了21分鐘,而將更適合體系的奧弗拉特放在主力陣容里。內策爾這位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中場組織者最終只為國家隊出場37次,打進6球,而且僅僅在世界杯與歐洲杯決賽圈出場3次,多少有些暴殄天物。但西德隊連奪1972年歐洲杯與1974年世界杯冠軍,又證明了舍恩的選擇并沒有錯。多年后內策爾也承認:“我在進攻組織者位置上的競爭對手奧弗拉特,確實是更好的國家隊球員。”
基米希回右后衛?
當然,跟內策爾與奧弗拉特之間難以共存不同,克羅斯與京多安早就證明過可以很好地兼容,畢竟兩人的球風以及所起的作用還是有較大不同,京多安對球門的侵略性、快速短傳配合以及無球能力更強,踢10號位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增肌之后的戈雷茨卡也完全可以起到為克羅斯或京多安保駕護航的作用。再考慮到右后衛位置依舊是德國隊最明顯的短板之一(克洛斯特曼也是對冰島一戰發揮最不理想的首發球員),那么為什么不能讓基米希回到右路,從而讓這4張王牌同時出場呢?
基米希無論踢中場還是踢右后衛都令人放心。
與冰島賽前,勒夫承認著眼于本屆歐洲杯,他正在考慮讓基米希回到右后衛的可能性,“我在考慮,一切情況我都會考慮。他兩個位置都踢得很好。他的傳中很好,但在中場也極其重要。我在考慮可以怎樣做。”
德國隊就是如今德國足球各個位置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縮影。對于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用好手頭的頂尖球員,如何用“資源過剩”的位置去支援人才匱乏的位置,勒夫其實不乏心得。通過活用在拜仁司職邊鋒的格納布里,他解決了中鋒問題。而2016年歐洲杯上將基米希用作右后衛,則是勒夫另一個成功的改造案例。
不要忘了,上賽季弗利克接過拜仁帥印之后,也是第一時間就將基米希從右后衛挪到中場。但在歐冠八強戰的關鍵階段,由于帕瓦爾傷停,弗利克果斷將基米希拉回防線右路。最終,無論是右后衛基米希,抑或是由戈雷茨卡與蒂亞戈所組成的雙后腰,都在奪冠路上,尤其是1比0戰勝巴黎圣日耳曼的決賽發揮了關鍵作用。
格納布里本場送出2次助攻并射中立柱。
區區一場世預賽,還無法充分證明基米希、京多安與戈雷茨卡的組合就是最佳方案。何況現在距離歐洲杯開打還有兩個多月,還會出現不少變數。目前正代表U21隊參加歐青賽的里德勒·巴庫茁壯成長,令人愈發相信他完全可以在歐洲杯上解決德國隊的右后衛問題。Sport1就發布了網絡民調,超過七成投票者認為這位22歲的沃爾夫斯堡新星可以讓基米希繼續安心踢中場,而只有不到三成投票者認為巴庫應該繼續代表U21隊參賽,而基米希則要回去踢右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