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近幾屆在歐洲杯或世界杯中問鼎或奪冠的球隊,國內在揭秘他們的奪冠秘訣時,總是喜歡談及“青訓”與“模式”。但此番意大利隊時隔53年后再度問鼎,將已經來到了溫布利球場的德勞內杯帶回羅馬。大家更多的是將溢美之詞給了主帥曼奇尼。事實上,當“藍迷(意大利隊傳統(tǒng)隊服顏色)”們開始暢想一年半之后的卡塔爾世界杯賽時,卻依然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一個現(xiàn)實:基耶利尼與博努奇構建的后衛(wèi)組合還能夠繼續(xù)堅持到那個時候么?年輕人能夠迅速頂上來么?
①曼奇尼打破了什么樣的傳統(tǒng)?
意大利隊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中被瑞典隊淘汰出局,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青黃不接,人才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斷檔。短短兩年多、不到三年時間,意大利隊居然問鼎歐洲杯,這顯然不是在青少年球員培養(yǎng)方面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60年后無緣世界杯,對于一個四奪世界杯的“足球王國”來說,當然是無法接受的。更令人尷尬的是,誰都不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筆者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32強分組抽簽期間曾遇到卡納瓦羅,這位2006年捧起大力神杯的隊長受國際足聯(lián)之邀、以嘉賓身份出席抽簽儀式。當被問及是否愿意返回意大利重振河山時,卡納瓦羅曾笑言:“我有合同在身,在中國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現(xiàn)在還不是我考慮接手意大利隊的問題的時候。”而作為功勛教練的里皮,更是婉言謝絕了。所以,當曼奇尼接手之時,幾乎無人看好,因為沒有人相信曼奇尼能夠率現(xiàn)有的意大利球員有所作為。甚至曾有報道稱,曼奇尼上任的發(fā)布會上,有記者逼問曼奇尼究竟是誰逼他接手的國家隊。筆者沒有出席那次發(fā)布會,難辨真?zhèn)危@個所謂的“細節(jié)”至少說明了一點,即當時的意大利足球幾乎是“爛到家”了。
如今,意大利隊奪冠之后,許多人都將曼奇尼稱之為“改革家”、“革命家”。這當然應該不止是說技戰(zhàn)術方面的變化,可是,在這樣一個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的足球王國里,想要對意大利國家隊實施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起步是何等之艱難?在意大利隊成功后,我們可以說,曼奇尼最為成功的“革命”,恐怕就是將“大國家隊”的概念引進到了意大利足壇。曼奇尼組建國家隊集訓時,所選拔的球員不僅是一線隊隊員,更包括U21、U20這些青年隊隊員,也包括那些尚未在俱樂部一線隊出場過的板凳球員,像中場球員尼科洛·扎尼奧羅(Nicolo Zaniolo)、桑德羅·托納利(Sandro Tonali)在分別代表羅馬隊與米蘭隊出場亮相于意甲之前,就已經被召入到了國家集訓隊之中,還有像目前轉租于大巴黎的莫伊塞·基恩,等等。盡管他們此番都未能最終進入最后出戰(zhàn)歐洲杯的26人名單之中,但這些1999、2000年前后出生的球員,或許將是卡塔爾世界杯賽上意大利隊的重點依靠。
至于像14號小基耶薩、22號拉斯帕多利、5號洛卡特利、18號巴雷拉、12號佩西納、23號巴斯托尼等1997-1998年齡段、甚至是1999-2000年齡段的球員能夠在本屆歐洲杯賽上挑起大梁,何嘗不是因為這種“大國家隊”的選拔機制?(注:意大利U20青年隊在2017年與2019年的兩屆U20世青賽上均進入四強,也就是1997-98、1999-2000年齡段的球員,是意大利青少年隊伍近些年來所取得的最好成績。)可是,當初這種“大國家隊”機制在曼奇尼接手后全面展開之時,又有多少人認為是“可行的”?因為意大利隊曾經是世界強隊、而且還是世界冠軍隊伍,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曼奇尼顯然是“反傳統(tǒng)”的,與意大利足球的傳統(tǒng)是“格格不入”的。
不僅如此,或許是曼奇尼出生于小城市,職業(yè)生涯也沒去過豪門球會,因而在選拔的過程中,曼奇尼并不是以“是否效力于豪門球會”作為選拔的標準。一個不為人注意的情況是:此次參加歐洲杯賽的26名意大利球員中,沒有一人是在大都市里長大的,一半以上的球員都是從人口不足萬人的小村鎮(zhèn)里長大的,其中10人來自意大利的北部、7人來自中部、9人來自南部。也是正是曼奇尼的這種“平等”,造就了如今意大利國家隊前所未有的空前團結,也更像是一支“團隊”,一個戰(zhàn)斗的團隊!
②想起郎平在女排的“大國家隊”
回顧曼奇尼對意大利足球的“改革”,不由得讓筆者想起了中國女排,郎平當初從美國返回國內、二度接手中國女排時所倡導的“大國家隊”概念。曼奇尼所推行的“大國家隊”概念起步階段困難重重,與郎平想要在中國女排推行“大國家隊”時所遇到了阻力與困難,何其相似?
中國女排作為中國體壇的一面旗幟,曾經有過“五連冠”的輝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1/4決賽中被日本女排絕殺出局,無緣獎牌,最終獲得第五名,再一次跌入低谷。2013年,郎平第二次接手中國女排,當時就提出了“大國家隊”概念,針對女排青黃不接的情況,同時也針對從事女排的運動員數(shù)量有限的現(xiàn)實,不再像過去那樣,只集中十幾人參加國家隊的訓練,而是從各地方隊多征廣召,當然,教練隊伍也相應增加人數(shù),形成更激烈的內部競爭機制。概念一經提出,便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上至相關管理部門與主管單位,下至地方球隊以及圈內人士。
但是,郎平不為所動,堅持這一做法。至2016年里約奧運會時,中國女排最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重奪冠軍!而“大國家隊”機制也被證明為是行之有效、解決人才斷檔的一種良策。
我不知道、也無從了解,曼奇尼是否了解中國女排、是否知道郎平的做法。但是,當初郎導曾在意大利女排執(zhí)教四年,率隊奪得過歐洲女排冠軍聯(lián)賽的冠軍。而當郎導在意大利女子排球界獨領風騷之時,恰好是曼奇尼剛剛從教的起步階段。從中國女排在低谷時期推出的“大國家隊”概念,再到意大利足球處于最低谷階段時曼奇尼引進的“大國家隊”概念,無一例外地都取得了成功,很難說究竟是否復制了,只能說:競技體育很多規(guī)律性的東西是相通的,而“大國家隊”概念或許在一段時間里,對于解決人才的青黃不接問題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實際上,如果要說“大國家隊”概念,最早恐怕還是由法國人特魯西埃在執(zhí)教日本國家隊期間所提出的。1998年世界杯賽之后,特魯西埃被任命為日本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的主教練,也就是“一統(tǒng)三軍”,目標是打造和培養(yǎng)出一支能夠在世界杯賽上與世界強隊相抗衡的隊伍、培養(yǎng)出一批可用之人。而最終的結果是:特魯西埃率日本青年隊在U20世青賽上獲得亞軍,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殺入了八強,在2002年世界杯賽上歷史性地小組出線進入16強,無論是從成績還是從人才培養(yǎng)來說,那一批球員是日本足壇的第一代黃金球員,為日本足球全面超越中國足球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而中國足球史上,為應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08年開始的南非世界杯預選賽,中國足協(xié)也曾提出過“大國家隊”概念,但這個“大國家隊”概念與特魯西埃時期的“大國家隊”以及郎平在中國女排的“大國家隊”、曼奇尼如今在意大利實施的“大國家隊”完全是不同的內涵與意義。朱廣滬在起步階段也就是2005年時曾連奪東亞杯賽冠軍、東亞運動會男足賽冠軍,但僅僅因為在次年3月份的亞洲預選賽小組賽中客場1比2輸給了伊拉克隊,一切便被全盤否定,“大國家隊”自然也就在中國足壇無疾而終了。或許,這就是命運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