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京奧運會閉幕式的開始,這場歷時17天的世界級體育賽事落下帷幕。
女子十米臺跳水決賽,你看了嗎?
中國奧運健兒的精彩表現,是我們發起“奧運有約”系列直播的最初動力。更重要的,我們始終認為:運動員的拼搏、勇敢、超越精神,與創業者的奮斗、自信、進化精神,非常接近。甚至,如果非要找一種精神來描述創業者的話,體育精神是我們能想到的,最接近的精神。那么,除了精神上的相通,創業者還可以從冠軍運動員身上學到什么?最突出的特質有三個:聚焦+進化+擔當。
我們面對早期創業者,也一直在強調“聚焦”,但在現實中,連共進社自己有時也會違背一貫推崇的這項原則。因為多元是人性的本能沖動。而創業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至少是反普通人性的事。你必須專注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稟賦上,才會有持續進化的基礎。全紅嬋在賽后采訪中直言:“念書的成績并不理想,玩游戲上黃金都很難”。但是,她在跳水上的天賦連從未輸過國際比賽的“跳水皇后”高敏都感到驚嘆。全紅嬋在自身天賦上的聚焦,獲得了最豐厚的回報。如今她不僅可以拿到治療母親疾病的獎金,而且可以眺望三年后、七年后乃至十一年后輝煌的自己。當然,小姑娘的傳奇還在未來,已經成為傳奇的冠軍身上,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了“聚焦”的特質。
為什么傳奇習慣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因為聚焦的過程,就是護城河不斷挖深的過程。
當年,馬龍是國乒的太子,卻被張繼科“搶班奪權”,在445天里實現了歷史最快大滿貫。那是2012年的倫敦,張繼科征服了整個世界。九年后的東京,另一個人征服了歷史,雙圈大滿貫的名字叫馬龍。當年馬龍被王皓屢次攔在半決賽的時候,恐怕沒人會想到這是未來的歷史第一。
馬龍的技術特點從“沒有短板”進化到“全是長板”;
馬龍的身體條件從“不如繼科”進化到“力壓小胖”;
馬龍的心理素質從“溫和內斂”進化到“沉穩鎮靜”;
他一步步從鞍山小馬進化到壓艙石的“龍隊”。
一個人的擔當,往往在孤獨中凸顯地愈發真實。
2021年8月1日,32歲的老將蘇炳添在百米飛人半決賽中跑出9.83秒,成為中國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第一人!雖然在之后的決賽中,蘇炳添只奪得第6名,但決賽過后,當他身披國旗繞場慶祝時,全中國人民都在為他喝彩。
因為他打破了亞洲紀錄,打破了黃種人的極限,創造了歷史。然而,在21年前的悉尼奧運會,卻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中國運動員獲得了極為珍貴的田徑項目奧運金牌,現場卻無人為她慶祝。更令人無語的是,教練組都已經離開,現場連一面國旗都沒有。她只能眼含淚水,孤獨地站在領獎臺上。這位女運動員,名字叫做王麗萍。
幼年時她克服了貧寒的出身;
少年時她克服了運動嘔吐癥;
訓練時她克服了嚴重的膝蓋傷病;
選拔時她克服了教練組的不重視;
賽場上她克服了強大的海外對手;
最后的最后,她拿下了中國代表團在悉尼奧運會上的唯一一枚田徑金牌。
孤身一人,不會顯得落魄,卻更加映襯出冠軍意志的閃耀。
競技如此,創業亦然。
當整個世界都橫亙在你的面前,你能不能負起對自己的責任、對自身事業的責任、對創始團隊的責任,忍受痛苦,獨自前行?
奧運賽場上,另一位著名的“守望者”是國羽名將張楠。
2012年倫敦奧運會,張楠拿下羽毛球混雙項目金牌,成為國羽又一位冉冉升起的巨星。
奧運會結束后,為了整個國羽團隊的需要,張楠毫無怨言地轉戰到男雙項目,彌補“風云”組合的缺憾。
熟悉羽毛球項目的同學都知道,羽毛球每個項目之間差別極大,轉戰難度極高。
于是,一年四季無論酷暑寒冬,你總能在訓練場上找到大汗淋漓的張楠,感覺他似乎無時無刻都在加練;
于是,吃飯都在看技術分析錄像的張楠成了國羽隊內的獨特風景;
于是,天賦并不冠絕世界的張楠在防守、分球、封網等技術上都成為公認的世界第一。
他只依賴兩個字,刻苦。
這種刻苦,源自真正的擔當。
在倫敦打混雙,他是兩人中的男性,承擔更重的攻守任務;
在里約打男雙,他是更年輕的搭檔,承擔更廣的跑動范圍;
里約后帶新人,他是有經驗的老將,訓練之余還要指導小將。
這種始終如一的主動擔當,像極了創始人應該有的樣子。
CEO,至少在創業早期,應該是Chief Everything Officer。
在團隊里,你是主動背負一切的人。
你喊得最多的應該是“跟我上”而不是“給我上”。
我們相信,是創始人的擔當驅動著創業團隊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