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沒有三巨頭撐場的日子里,ATP這是迅速WTA化了么?
賽事進程完全無法預知,人人都有奪冠機會——這個近年來貫穿女子網壇的主題,在本屆印第安威爾斯ATP1000大師賽上體現得同樣明顯。先是頭號種子梅德維德夫悍然出局,而隨著2號種子西西帕斯與3號種子茲維列夫北京時間今晨雙雙被淘汰,本屆賽事奉獻出了這樣的男單4強陣容:迪米特洛夫對諾里、弗里茨對巴斯拉什維利。除迪米之外,其余三人都是首次打入大師賽4強。
自1990年以來的總共280站ATP1000大師賽上,這還是首次出現單打4強球員全部排在世界排名25位之外的奇景,也算是創造了一份極小概率的歷史了!但可以想象,這個單打半決賽對陣對于球迷的吸引力會怎樣,目測賽事周末兩天的上座率將依然慘淡。
的確,從非競技層面的角度來說,本屆大賽留給人兩個深刻印象:場內觀眾席上的大片空場,場外游走球迷口罩率很低。
本屆賽事所有入場觀眾必須提供疫苗證明,不戴口罩或許還可以理解。但極低的上座率,則因素復雜。這也引起了《紐約時報》的注意,該報在報道中透露,今年入場觀眾人數預計為2019年將近50萬人的僅僅一半;對球迷缺乏吸引力,也完全缺乏大賽氛圍。要知道,這站賽事可是將“第五大滿貫”的榮耀稱號從邁阿密手中搶過來的呦!
賽事從3月份改期到10月份、入場必須提供疫苗證明、那些躲避冬天的有錢人尚未南下棕櫚泉,都是造成入場觀眾不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陣容。文章指出,女單賽事缺少小威和大坂兩張票房王牌,男子賽事沒了三巨頭,令球迷提不起觀賽興致。另外像大威、巴蒂、薩巴倫卡、蒂姆、瓦林卡以及德爾波特羅一大批高排名或有高號召力的球星缺席,更加于事無補。
本屆印第安威爾斯大賽,真是讓人看到了網壇幾年之后的樣子。三巨頭和小威莎娃共同創造了網壇難以逾越的高峰,雖說“地球離了誰都照轉”以及“每一代都會產生自己代際的球星”是永恒真理,但過去十多年這個時代真的太輝煌,年輕人要想擁有同等號召力,遙遙無期。這個時代結束后,網壇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個不知會有多久的黑洞。
因此,完全可以理解,ATP近些年力推新生代球星,還新創了ATP米蘭新生力量總決賽,就是乘著三巨頭還在的時候未雨綢繆。再看看拉杜卡努贏得美網冠軍后受到怎樣頂級力度的熱捧,也能體會到WTA是在多么努力尋找和塑造下一個世界級別并且具備出圈能力的巨星。
而對于中國球迷來說,即便這個時代終將過去,畢竟還可以繼續有所期待——我們還會見證下一個李娜出現嗎?我們自己的男球員能崛起嗎?哪一年的印第安威爾斯大師賽上,能有我們自己的小伙子參賽,而且還能贏球呢?
剛剛迎來國慶華誕的祖國,已經在那么多領域都從無到有直至登上世界前列,沒有道理男網一直不行。相比于需要一批人的涌現才能夠拯救的男足,男網作為個人項目,只需一個人的突破。在那個人橫空出世到來之前,我們也只能靜靜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