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林克報道
2007年萬圣節之夜,杜蘭特完成了自己在NBA的首秀。此后至今的14年里,他一直在用自己出色和成熟的技術,震撼著每一片球場。不管是在NBA,還是在國際籃聯的比賽中。
如今,杜蘭特雖然已經33歲了,但他不僅沒有“走下坡路”的態勢,反而在朝個人第5個得分王頭銜發起沖擊,同時他也成為本賽季MVP的熱門候選者。在帶領球隊擊敗獨行俠之后,杜蘭特幫助籃網以17勝7負的成績,依舊在東部高歌猛進。
算起來,杜蘭特職業生涯已經有很多輝煌的成績了,他拿到過常規賽MVP、總決賽MVP,還有三枚奧運金牌。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在14年的職業生涯中,一直都在不斷地提升自我,來適應不斷變化的NBA。兩年前,當杜蘭特遭遇跟腱重傷的時候,很多人都擔心他還能否回到自己的巔峰狀態。但看看如今以場均28.4分高居得分榜榜首的他,球迷們才意識到自己的擔心有些多余。
而且,杜蘭特拿到這樣一個場均高分,多數時候都是靠著“逆潮流”的中距離跳投完成的。也正是他在中距離極高的得分效率,讓他還依舊戴著“最強得分手”的王冠。
作為一名得分手,杜蘭特的最大特征,可能就是他的“多樣性”。在如今這個時代中,可能找不到第二個像杜蘭特這樣,幾乎半場進攻無死角的球員。只要讓他拿到球,他似乎就總能找到得分的辦法。
在剛剛過去的21世紀第二個10年里,杜蘭特跟庫里、詹姆斯以及哈登一起,成為了這10年中最頂尖的四位進攻球員。四大高手當中,詹姆斯在三秒區內稱王稱霸,庫里則在三分線外手起刀落,哈登則頗有爭議地統治了罰球線。至于杜蘭特,似乎很難定義他的“熱區”在哪里。
2.08米的身高,搭配2.26米的臂展,杜蘭特的身體天賦,讓他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杜蘭特通過苦練,將身體的優勢與柔和的投籃手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他簡直就像是諾維茨基與科比的結合體,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得分機器。在年滿24歲之前,杜蘭特就連續3年斬獲得分王頭銜。
2012年,杜蘭特帶領雷霆殺入總決賽。面對詹姆斯和熱火,杜蘭特在那輪系列賽中場均攻下30.6分,雖然與冠軍獎杯失之交臂,但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得分實力。當年的倫敦奧運會,杜蘭特又證明了自己在國際賽場上同樣可以大殺四方,哪怕身邊是科比、詹姆斯、安東尼以及保羅這些頂級球星,杜蘭特還是成為了球隊在那屆奧運會上的得分王。
那一年,他才只有23歲。
2年之后,在2013-14賽季,杜蘭特拿到個人第4個得分王頭銜,而他在那年的投籃分布圖(下圖),成為了堪稱“藝術品”的存在。他就像一位出色的畫家,用自己的投籃在球場這塊畫布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痕跡,而且都是極高效率的顏色。
那個賽季,是杜蘭特職業生涯的代表作,他場均可以得到生涯峰值的32分,總共的投籃出手數,比聯盟其他球員多了差不多400次。他在三秒區、中距離以及三分線外的得分,都位列聯盟前十,成為了有這項技術統計25年來的第一人。除了投得多,杜蘭特效率同樣高,在那一年至少運動戰出手1000次的44位球員,杜蘭特的得分效率排名第5。
經歷了那個賽季的輝煌之后,杜蘭特在此后的8個賽季里,再沒有染指過得分王。但本賽季,他似乎又有了機會。如果他在本賽季結束時,可以繼續在得分榜上傲視群雄,那他就將成為NBA歷史上第三位,生涯5次斬獲得分王的球員,加入到張伯倫(7次)以及喬丹(10次)的行列中。
而且,杜蘭特也跟喬丹一樣,在年滿30歲之后,開始改變自己的比賽方式。這個過程中,那次跟腱大傷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就是,杜蘭特隨著年齡的增加,開始減少對籃筐的沖擊,更加依賴自己的跳投??v觀NBA的諸多巨星,杜蘭特并不是第一位做出類似改變的球員。
比如科比,新秀賽季他有37%的進攻出手,都在距離籃筐不到1米的位置,而職業生涯最后一季,這個數字下降到了9%??妨_·安東尼在新秀賽季中有45%的出手在籃下完成,而上賽季已經下降到了6%。
通常情況下,當一位球員減少扣籃以及上籃這些進攻選擇后,他們的進攻效率往往會出現大幅滑坡,因為按照籃球運動的規律,距離籃筐越遠,得分的效率會越低。但杜蘭特的強大之處,就在于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逆規律”而行。本賽季到目前為止,杜蘭特的投籃命中率為52.9%,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暫時位列第3位。如果再考慮到這些年來NBA比賽節奏和模式的變化,那杜蘭特維持如此效率的表現,就更讓人感到驚訝。
在杜蘭特進入聯盟的2007-08賽季,三分球遠沒有如今這么重要。當時,全聯盟30支球隊,加起來只有22.1%的投籃出手是在三分線外完成。而經過了14年,這個數字幾乎翻倍,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0.2%的投籃出手是三分球了。相對應的,球員們在中距離的出手快速縮水,杜蘭特的新秀賽季,聯盟的中投比例為32.9%,本賽季到目前只剩下13.1%。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身處其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在順勢而動,但杜蘭特卻依舊保持著自己獨有的節奏。本賽季到目前為止,杜蘭特有42.6%的投籃出手來自三分線以內、三秒區以外的中距離。在聯盟240位至少完成100次運動戰出手的球員里,杜蘭特的這個中投比例排名第5。陪在他身邊的,也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中投高手們——保羅、德羅贊以及阿爾德里奇等人。
杜蘭特不僅中投投得多,而且投得準。到目前為止,杜蘭特場均運動戰可以命中10.3球,是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唯一命中數上雙的球員。而在這當中,有4.4個進球來自中距離,是他命中投籃最多的區域。相對應的,他在三秒區場均投進4.2球,三分線外則場均命中1.7球。
近年來,NBA在“魔球理論”的指導下,掀起了一場三分球革命。在很多球員和球隊看來,投三分獲得的收益,比投中距離要來得更高。但這個理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絕大多數球員不能像杜蘭特那樣高效地命中中投。本賽季到目前為止,NBA球員平均每次兩分球跳投出手,可以達到0.85分,低于平均每次三分球出手換來的1.04分。反觀杜蘭特,他本賽季每次兩分球出手平均可以得到1.11分,已經超過了聯盟平均的三分球得分效率。
通俗點來說,杜蘭特只靠中距離跳投,就能得到比三分投手們更多的得分了。
前面提到,杜蘭特本就擁有出色的身體條件,加上他個人磨練出來的技術,這讓他的中投變得越發地難以防范。其實,對手的防守球員并不是沒有努力。據數據統計,杜蘭特本賽季所有進攻出手中,有49.5%的出手是跳投。而在這些跳投當中,有98.2%的比例,他都是在有對手干擾的情況下完成的。對杜蘭特來說,他的跳投是否命中目標,似乎跟對手是否給他足夠的防守壓力,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當今的NBA,三分線和籃下是絕大多數球員以及教練眼中的“黃金寶地”,而中距離就是一片“廢土”。但對杜蘭特來說,每一寸的地板,都是他可以點石成金的領域。他用自己杰出的能力與堅持,對抗著洶涌而來的三分浪潮。
當然,杜蘭特在中距離的堅持,也有他自己的理由。首先,三分線和籃下雖然是聯盟進攻的主流區域,同時也成為防守重兵集結之地,身處中距離的杜蘭特反而壓力小了不少。其次,中距離出手對受過大傷、年齡增長的杜蘭特,也相對輕松和友好。還有,如今的很多防守尖兵,都沒有太多中距離防守的經驗,這更成了杜蘭特的優勢所在。
本賽季,因為歐文的缺陣,加上哈登狀態的起伏,杜蘭特成為了籃網唯一穩定的支點。但就像在奧運賽場上所表現出來的那樣,杜蘭特依舊有能力扛起一支球隊,并且帶著這支球隊朝著冠軍之巔發起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