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春蘭杯冠軍獎杯獨具特色,既是獎杯,又是藝術品。杯的主體為“仰韶陶器”模型。杯身造型為大肚圓形,古樸莊重,高貴雍容,顯示出“博大胸懷”和“樸實本色”,獎杯上部為圓形,下部為方形,與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學說吻合。左右兩耳是黑、白圍棋子造型,意為陰陽。杯上24K“金”字,紅木底座,陶器是盛“水”器皿,紅色為“火”,陶以“土”為本,“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隱藏其中,吻合圍棋變化無窮、玄妙深奧之道。
春蘭杯并非最早舉辦的世界大賽,亦非舉辦屆數最多的賽事,但巧合的是,統領棋界的風云人物先后都是春蘭杯冠軍得主。首屆春蘭杯決賽1999年舉行,由當時棋界最強的曹薰鉉九段、李昌鎬九段師徒之間展開,曹薰鉉成為嘗鮮者。這是“韓國圍棋皇帝”繼成為應氏杯的首位冠軍之后,又成為一項中國人舉辦的世界圍棋大賽首冠得主。
第二屆春蘭杯由當時的日本棋圣、旅日棋手王立誠九段奪走,賽后,以半目之差無緣春蘭杯的馬曉春九段拒絕出席閉幕式,而當時的王立誠儒雅寬厚,風度翩翩,大有承續長者風范的林海峰九段衣缽之勢。他的奪冠,排除其他因素,其實與“博大胸懷”、“樸實本色”的春蘭杯更為吻合。
第三屆春蘭杯決賽在王立誠九段與劉昌赫九段兩位君子風范的棋手之間展開,身著民族服裝出戰的劉昌赫最終2比1奪冠,其“一枝梅”外表底下蘊藏著“天下第一攻擊手”的風骨,歷經家庭變故卻依舊不改初心,后來更是為了棋界改革不惜挑戰傳統權威,與厚重沉穩、包容兼蓄卻又銳意進取的春蘭杯如出一轍。
隨后天下第一高手李昌鎬九段終于加冕春蘭杯,無論用怎樣的華麗辭藻,都不足以表達這兩者的契合之處,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道無形……連續第四、第五屆春蘭杯,李昌鎬均單槍匹馬闖關,卻入無人之境,徑直摘冠而去。
后石佛時代,兩位80后古力、李世石共創“古李時代”,絕代雙驕,在春蘭杯賽中同奏一曲笑傲江湖,古力先后于2007年、2015年兩度奪冠,李世石2011年姍姍來遲登頂,但無論如何,他們在春蘭杯賽中的這段妖嬈歷程,恰如棋壇里的春蘭怒放,報得春暉。
常昊身上既濃縮了中國圍棋人的堅忍、曲折,又同步了春蘭杯的坎坷、燦爛,他本人連續六次世界大賽決賽的失利,春蘭杯連續五屆冠軍的旁落,而且無一例外竟然誰戰勝了常昊誰最終奪冠,竟然還有如此神奇的定式。終于,這一切在2009年成都武侯祠里一朝了結,常昊用決賽2比0的比分終結了他與李昌鎬的十年之約,也終結了不再為他人做嫁衣的十年悲愴。
之后的陳耀燁、檀嘯、樸廷桓、申真谞,接力式的捧起厚重春蘭杯,欲取春蘭,必承其重,他們陽光純心,追逐棋道之光,春蘭才與他們結緣。而今新一屆春蘭杯八強已出,柯潔再次與申真谞相遇,玄宗唐韋星和00后李維清分別對撼申旻埈、卞相壹,此際等級分排名大可忽略不計,心到了,緣分到了,春蘭自然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