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亞運會選拔賽中的李軒豪收獲頗多,首先當然是接連通過兩個階段選拔賽,最終入選亞運會中國隊陣容;其次就是他的成績達到了升九段的積分,從八段升到九段,他也成為中國圍棋界第54位九段。
九段是圍棋最具標識、最有道統的一個段位稱號,無論棋界產生多少世界冠軍,等級分有多高,外界對職業高手的實力評判還停留在是否九段之上,這是個根深蒂固的認知習慣,也使得九段成為圍棋界不可取消的最高段位。
但九段的實力貶值也是不可逆的事實,因為九段只升不降,多年沉積之下,使得這個九段池中的數量越來越大,整體實力也跟著不斷打折扣。最早九段產生于段位賽(大手合),最厲害的那撥棋手打上九段后從此不再參賽,八段們在一起“互毆”,達到一定勝率者即升為九段。這便是日本棋院九段如過江之鯽,但外界知道名字的卻只有寥寥幾個的緣由。
九段是終極段位,棋手到站后不再乘車,加上等級分排名制的實行,各大頭銜戰、世界大賽風行,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段位貶值,尤其是九段。參加升段賽的高段棋手越來越少,以致到后來他們芳蹤難覓。即使有個別高段棋手想參加段位賽,也會被勸退,因為已經找不到與之匹配的合適對手了。
2002年中國圍棋協會適時推出特別獎勵升段制,只要獲得世界冠軍即直升為九段,兩次世界亞軍等同于一次世界冠軍;然后在此基礎上,再推出積分升段制,每項比賽的勝負都納入升段積分中,從而解決了那些一時拿不到世界冠軍卻又具備了九段實力的棋手段位難題,比如連笑、趙晨宇、許嘉陽、陶欣然、丁浩、李軒豪。
每一項升段制度的推出,都會帶來一大批受益者。比如2002年直升九段的世界冠軍標準中,亞洲電視快棋賽也算在其中。2006年,時為五段的王檄奪得亞洲電視快棋賽冠軍,加上他2004年獲得三星杯亞軍,從五段直升為九段;2007年,陳耀燁五段在亞洲電視快棋賽中獲得亞軍,上一年度他還打進了LG杯決賽,2比3不敵古力而獲得亞軍,兩次世界亞軍使得他直升至九段;2016年,李欽誠二段在亞洲電視快棋賽決賽中戰勝申真谞,奪得冠軍,連升七段到九段。
但因為亞洲電視快棋賽是限制型棋戰,僅有七人參加,與其他世界大賽還是有著本質區別,所以后來取消了其世界冠軍待遇;還有農心杯成績也于2012年起與直升九段掛鉤,當年農心杯謝赫在最后階段三連勝并且擊敗韓國“鐵門”李昌鎬,為中國隊二度奪冠。為獎勵他這個戰績,之后規定:在農心杯最后階段三連勝以上并終結比賽的等同于奪得一次世界冠軍。
那么當這些獎勵升段制度都錯過。卻又具備九段資格的棋手咋辦?比如曾經數年高居等級分第一位、三星杯亞軍王磊八段以及曾在農心杯賽中5連勝的LG杯亞軍胡耀宇八段,他們夠不夠九段資格?當然夠,但后來制定的各項特別升段政策,他們都“完美”避開,那是否可以考慮補授九段?畢竟,對于他們來說,九段不是不該有,而是他們的運氣實在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