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世界圍棋大賽1988年誕生后,三國演弈可分為幾個階段:1988年-1992年日本領跑,最典型標識是日本棋手連霸五屆富士通杯;1993年-1997年,中日韓互有勝負、僵持不下;1998年-2005年,“韓流”幾乎一統天下,尤其是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這三年間,韓國包攬所有世界大賽冠軍,中日作壁上觀;2006年-2012年,中韓分庭抗禮,日本靠邊站;2013年-2019年,中國一枝獨秀;2020年至今,“韓流”重新起勢,中國棋手處于下風。
中國棋手在2013年至2019年的全方位崛起,對韓國取得壓倒性優勢,最大原因來自于世界大賽公開預選。90后中國棋手共有13個世界冠軍,奪得23次冠軍,包括八冠王柯潔九段、三冠王唐韋星九段、兩冠王羋昱廷九段與10個一冠群成員,而這13個世界冠軍的第一個冠軍來自公開預選的竟然有10個之多。沒有公開預選,哪有他們的出頭機會。
中國90后世界冠軍中,除了2013年LG杯冠軍時越九段、2013年應氏杯冠軍范廷鈺九段、2017年春蘭杯冠軍檀嘯九段不是出自公開預選外,其他都是從最底層的預選中殺出重圍,晉級本賽最終到達頂峰,所以說,世界大賽公開預選制孕育了2013年以來中國圍棋的最大輝煌。
但從2020年開始,大規模的公開預選被取消,即使有選拔,也是等級分前32名以內進行,中國龐大新秀們由此失去晉升捷徑,延誤了破土而出的機會。
2013年以來中國圍棋賴以壓制韓流的兩大關鍵,一是最強領軍人物柯潔九段的出現,二是借助公開預選而產生的年輕棋手厚土層。而今這兩大關鍵因素都受制,直接導致這兩年韓流再度起勢,從而在LG杯、三星杯、春蘭杯、農心杯等大賽中對中國棋手全方位壓制。
看看LG杯名額分配便知。自2005年起,LG杯本賽32強產生方式為指定分配+預選,16個本賽名額來自選拔。一直到2019年為止,15年中,中國棋手出線人數最多的是2019年,在16個名額中拿到13個;其次是2012年、2014年、2018年這三個年份則拿到12個;2010年和2016年也拿到了11個。韓國棋手出線人數最多的是2017年,也是13個。不過,其他年份,韓國僅于2011年拿到11個出線人選,然后都在10個以下。
這15年LG杯公開預選中國棋手出線名額分別為129和101,比例為1.28:1,最近的兩年(2018和2019)中韓出線比例更是高達3比1甚至4比1,但2020年LG杯取消公開預選后,將16個選拔名額直接分配到各國和地區:韓國7個、中國6個,日本2個,中華臺北1個。中韓出線比例是1比1.17,韓國占優。
2021年LG杯本賽名額縮減為24個,12個來自選拔:韓國仍為7個,中國4個,日本1個。韓國出線人數變成了中國的1.75倍,中國參賽棋手被大幅壓縮。加上外卡也授予韓國棋手,這使得首輪比賽韓國棋手參賽人數即超過半數,不得不首輪內戰。
失去了公開預選,掐斷了中國棋手大規模出線的路徑;同時韓國照常舉辦各項賽事,甚至還逆勢增加了最高棋士戰、YK建設杯等賽事,此消彼長之下,中國棋手可能并沒有變弱,但韓國棋手卻無論是在參賽數量還是強度上,明顯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