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第五屆U23亞洲杯正在烏茲別克進行,衛冕冠軍韓國以0比3慘敗日本,止步八強。韓日足壇各級隊伍之間的較量總是充滿火藥味,但這次日本足球所傳遞出的可怕信息并不只是一個比分,而是他們的自我制造能力。一直號稱“向日本足球學習”的中國足球,如今墮落的原因恰恰就是放棄了“制造能力”。
三個0比3!韓日拉開差距
或許因為中國無緣本屆U23亞洲杯,也或許是受制于客觀因素,中國足球近兩三年來參加的國際交流賽較少的緣故,當韓國在U23亞洲杯賽以0比3慘敗日本隊之時,中國多數球迷會驚訝于這樣的結果。畢竟韓日都是目前亞洲足壇公認的強隊,無論是國家隊抑或是各級青少年隊伍,相互間的勝負屬于正常,但3球差距還是令人感慨。
日本U21隊以小打大征戰U23亞洲杯賽。
日本足球如今的發展速度越發令人恐怖,畢竟參加本次U23亞洲杯賽的日本隊是一支純粹由2001年齡段球員組成的U21隊伍,面對以99年齡段為主組建的韓國隊,平均年齡小兩歲的日本居然能夠3球取勝,自然令人不可思議。而且,韓國99年齡段隊伍畢竟是2019年波蘭U20世青賽亞軍,而且在那屆賽事中,韓國隊就是踩著日本隊一路殺入決賽,包括像當選該屆賽事MVP的李剛仁,此番也在韓國U23隊陣中。替補出場的9號吳世勛、射手榜前列的7號曹永旭、中場6號高在賢、后防線上的2號崔俊、3號李揆奕等,也全部都是2019年U20世青賽亞軍隊中的核心球員。也正因為此,韓國隊此番可以說遭遇了一次徹徹底底的慘敗。
日本U16國少隊獲國際夢想杯四國賽冠軍。
慘敗還不只于此。或許國內更多的球迷并未注意到:6月8日,韓國2006年齡段U16國少隊在一場熱身賽中又以0比3的比分慘敗給日本06年齡段U16國少。日本足協為準備今年10月的U17亞洲杯預選賽小組賽,專門邀請韓國、烏拉圭、墨西哥三支同齡隊伍到仙臺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夢想杯賽”,結果韓國國少首仗就遭遇了一記“悶棍”。
去年3月25日,日本國家隊與韓國國家隊在疫情爆發后進行了恢復國際交往后的首場熱身賽,結果日本隊同樣以3比0取勝韓國。換言之,最近兩年間,日本各級國字號隊伍對陣韓國各級國字號隊伍,都是3比0。應該承認:每一場比賽都不盡相同,人員、戰術安排等也都會有變化,像孫興慜、黃義助、黃喜燦等海外球員就缺席了慘敗日本的那場比賽。但是,各級國字號隊伍之間,日本隊對陣韓國隊都是3比0。這是以往從未有過的情況。
疫情對韓、日足壇也都有不小影響。但是,疫情下,日本足球不僅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反而給人以感覺“發展速度更快”的印象。盡管在世界杯預選賽12強賽中,日本隊“跌跌撞撞”,尤其是開局遭遇0比1負阿曼的尷尬,但很顯然:這樣的失利不是“體系”問題,而只是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小故障”。而且,就在數天前,日本與韓國分別與巴西國家隊進行熱身賽,都是輸球,一個0比1、一個1比5,兩場比賽的過程與內容給人感覺天壤之別。
某種程度上,韓國足壇因為有孫興慜的存在,掩蓋了諸多問題,一如當年姚明之于中國男籃一樣。
今年6月6日,巴西隊僅1比0取勝日本隊。
②日本足球“制造能力”更可怕當我們都在感慨日本足球中越來越多的球員加入到“闖歐軍團”時,當我們都在感慨日本足球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之時,我們唯獨沒有看到日本足球的“制造能力”。
譬如說,2006年德國世界杯賽后,離任的主教練濟科曾有過這樣的評價,即日本球員的技術、戰術、個人能力等已經具備了世界二流水準,但身體是先天的,這是日本足球無法逾越的障礙。就像我們過去一直所說的“小日本”,之所以說“小”,是因為他們的身材矮小。所以,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日本將1985年出生的平山相太跳級召入陣中,因為后者的身高為1.90米,在日本足壇被稱為“平成怪物”,畢竟日本足壇當時很少能有身高超過1.80米的出色足球運動員。
但時至今日,如果我們稍微留意的話,就可以發現:日本足壇如今不僅身高超過1.80米的隨處可見,更重要的是,在中鋒位置上,各個年齡段都有大高個球員,而且身高基本都接近甚至超過1.90米。一方面,這是日本足球從小選材時就注重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在傳控足球遍及世界足壇之時,日本足壇研究歐洲足球的發展趨勢,發現高中鋒戰術會重新成為重要的戰術手段。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努力發掘與培養高中鋒。
日本U21隊21號高中鋒中島大嘉身高1.88米。
其實,如果觀看了本屆U23亞洲杯賽日本隊的比賽,就可以發現:21歲的中島大嘉就是一名典型的高中鋒,身高達到1.88米,而且在對陣塔吉克隊的比賽還取得了首個進球。
日本U16國少隊15號磯崎麻九身高1.89米。
在6月12日剛剛結束的“夢想國際杯賽”上,日本2006年齡段隊伍的20名球員中,令人難以想象的是:一半球員的身高均在1.80米以上。而據日本媒體報道稱,這支隊伍的平均身高是日本歷屆國字號隊伍最高。除了效力于名古屋鯨魚U18梯隊的門將幸冬堀尾身高為1.91米為最高之外,第二高度是中鋒15號磯崎麻九,身高為1.89米。在對陣墨西哥的比賽中,他幫助日本攻入鎖定勝局的一球。
磯崎麻九還不是日本06年齡段國少隊中的“第一高度”,此番未能入選的木吹翔太身高更是達到了1.98米。后者目前在日本福島精英學院中接受重點培養,而且高而不“笨”,腳下技術相當出色。
之所以單獨以“高中鋒”為例,就是想說,日本足球為發展,在認準之后會一直堅持不懈地干下去,用自己的“制造力”去培養出想要的球員。日本球員的個人技術與個人能力,已經眾所周知。在這個基礎上,等這些“高中鋒”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成才后,其迸發出來的威懾力量將更大。
中國足球“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反觀中國足球。高中鋒是中國足球曾經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但如今的中國足壇,因為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出現了嚴重問題,想要找到一個頭球不錯的前鋒都難,更不用說高中鋒了。中超聯賽中,一個金信煜就讓各隊吃盡苦頭。即便是各級青少年國字號隊伍,想要找到一位不錯的高中鋒,都異常困難。像93年齡段國奧隊不得不將97年齡段的張玉寧“跳級”選拔入隊;而至未來的2001年齡段隊伍,又將面臨93國奧隊同樣的問題。其他各級青少年國字號隊伍則更不用多談了。
“金元時代”以來,資本大量涌入,只追求眼前的效果、短期效益,所以“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潮在中國足壇泛濫,因為錢可以買來一切。所以,外援前鋒大量占據位置,國產高中鋒幾乎全部被改造成為中后衛,為的是要爭取一個出場位置。而到了國家隊,反正可以有“歸化”。最新一個例子,就是山東泰山在郭田雨短暫留洋之后,買來了一名巴西中鋒;而上海海港也是新近從土耳其引進了一名外籍大中鋒。
中國足球“造”的能力確實很強,只不過造的是錢。對照日本足球的“自我制造”——制造與培養自己的球員,幾乎同步走上職業化之路的中國足球為什么被對手已經甩開幾條街?答案不言而喻。可悲的是,眾多輿論還在幫著造勢,令中國足球進一步走向深淵。所以,在資本潮退卻之后,中國足球一地雞毛,誰在“裸泳”一目了然,但中國足球因此所受到的傷害卻遠未結束,甚至將波及接下來的一二十年。
通過高中鋒的例子,反映出日本足球極強的“自我制造”能力,他們的足球人有足夠的耐心并愿意花時間,才最終一步步走向世界,將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足球遠遠甩到身后。日本各級國字號隊伍對陣韓國球隊均以3比0完勝,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