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在科比和奧尼爾都處巔峰的2000年代中期,史蒂夫·納什拿到了兩連MVP,這是后人每每提到都覺得不可思議的現實。甚至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相信,當時的MVP投票人搞砸了一切。
拋開爭論,納什的出色是人們有目共睹的。更為可貴的是,你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超越時代的影子。Basketballnews推出了系列專題,為大家介紹10位活躍在90年代和2000年代的球場先驅,他們或多或少改變了籃球這項運動,或者至少改變了其中某些技術環節。史蒂夫·納什就是第一期的主角。
獨特之處
想要了解納什的獨特之處,我們要先從他的恩師、當時的太陽主教練邁克·丹特尼講起。
馬紹爾大學、短暫的NBA經歷、意大利聯賽的傳奇表現,這一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丹特尼的籃球理念——這份理念的核心是強調效率、創造力和給球員們自由發揮的空間。
“籃球是一項藝術。如果設定好條條框框,每個人都能成為畢加索,但這里沒有那些條框。”丹特尼說。
拉加·貝爾曾兩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他也是納什在太陽時期的隊友之一。解釋起丹特尼的哲學,貝爾說:“擺脫所有韁繩,這就是丹特尼所做事情,也是為什么大家在他手下往往能打出最好的進攻表現。在他手下打球,不存在糟糕的出手,只要你獲得空位,他都希望你投籃。如果你投丟了一個球,其他教練可能會把你換下,或者告訴你下一個回合選擇突破,丹特尼從不會這樣。”
丹特尼對籃球戰術的最大貢獻當屬他對散布式擋拆的執行。對于那些不熟悉這一進攻套路的球迷,奧蘭多魔術助教迪倫·墨菲給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基本的理念就是把球員們分散布置在三分線外,然后發起擋拆,讓防守方在盯防順下人、防守持球人突破和覆蓋三分線之間做出取舍。”
有了納什,丹特尼的愿景得以結出果實。如丹特尼所言,納什身上的四大特質讓他成為了散布式擋拆的理想發起者:出色的投射、進攻創造力、決策能力和終結能力。
丹特尼稱納什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射手之一,他說的沒錯。根據統計,在2004-2010年間,納什每一個賽季的三分和中距離投射水準都在聯盟前10%。他的遠投威脅讓對手不敢采用收縮防守或從擋拆者身下繞防的策略。
他的進攻創造力和決策能力同樣頂級。從2000-2012年,根據本·泰勒的進攻創造數據(Box Creation)顯示,納什在其中7年都領跑整個NBA。最后,納什還有頂級的籃下終結能力,這和他常年利用足球和跳繩訓練出來的靈活性有關,他總是能滲透到禁區內,然后牽著防守人的鼻子走,把大個子調離籃下。
球場貢獻
盡管太陽重攻輕守的模式受到了大量指責,但在水花兄弟把總冠軍旗幟掛在甲骨文球館之前十年,太陽就已經展現出了爭冠級別的實力。
回顧歷史,打進總決賽的隊伍要么攻守均衡,要么在某一端有著統治級優勢。在納什的帶領下,太陽在2004-2010年間每一季的進攻表現都高居聯盟前二。作為對比,此前只有一位核心控球手帶領球隊打出過類似的表現,那便是史上第一控衛“魔術師”約翰遜(1984-90)。那支湖人也是在偏重進攻的情況下建立了王朝。
基于個人表現,納什在進攻端完成的事情超越了其他MVP競爭者,這一點無可置疑。
上表展示了2004-05賽季主要MVP競爭者在得分產量、得分效率、傳球表現、進攻發起和空間能力五項的表現,后面的數字代表他們超越了聯盟多少比例的球員。除得分產量外,納什在其他4項均超越至少97%的球員。
矮個子后衛在防守端往往是軟肋,但納什還是靠著制造進攻犯規和無球防守等方式避免拖后腿,幫助太陽在2004-2010都打出平均水準以上的防守。那么太陽為什么沒能進入NBA總決賽呢?
運氣和投籃波動是兩個顯而易見的原因,但納什和丹特尼都承認,他們后悔沒能努力把自己的特長發揚光大。“當所有人都在批評你的時候,你就可能在本該努力向前的時候有所退縮。”丹特尼表示。
“當時邁克的理念領先NBA聯盟的大部分人,以至于他會感受到壓力——甚至是來自內部的壓力——這迫使他做了一些內心深處不想做的事情。看看后來他在執教火箭時的表現,他已經不在乎了,他會說‘去xx的,老子就是要這樣。’”
為了理解“努力向前”,人們可以看看2007年他們輸給馬刺的那次經典的半決賽。
上圖的結果是納什把馬刺傳奇鄧肯調離禁區,然后在他面前投中了一記持球三分,就像庫里面對著羅威或霍福德所做的那樣。但不幸的是這樣的鏡頭在那一輪并不多見,隨著鄧肯在系列賽首戰狂轟33分帶隊取勝,太陽改變了首發。他們不再讓小斯打中鋒,而是派上了更傳統的內線科特·托馬斯,兩隊陷入肉搏。
后一年太陽得到了年邁的奧尼爾,希望他可以對抗鄧肯,但結果是他們首輪就被馬刺紳士橫掃了。
“要想擊敗馬刺,重點不該是和他們更好的大陣容對話,而是讓他們找到更好的小陣容來對付我們。”貝爾說道。丹特尼也在后來反思:“我們本該讓史蒂夫出手更多投籃,他應該投更多三分,他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射手之一。”
靈感啟迪
NBA已經存在了太久太久,以至于90年代或2000年代的球員不可能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先驅,他們一定從更遙遠的前人身上汲取靈感。而納什也有他的靈感來源,那個人就是“刺客”伊賽亞·托馬斯。
“托馬斯是我成長過程中的英雄。”納什曾在2005年的節目中說道,“他擁有一切能力,但不包括從對方頭頂飛過。所以我就覺得,‘好吧, 這是我可以嘗試去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他的速度很快,與此同時,他的技術、創造力、競爭精神都很棒。他身上那種戰斗力簡直不可思議。”
和納什一樣,托馬斯能迅速切入禁區,然后改變防守陣型創造得分。但納什不是單純的模仿者,他開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天地。在納什之前,后衛突破到禁區里通常意味著四種結果:投籃、傳球、被犯規、失誤。但納什找到了第五條路:持續運球,保持活球的同時在場上游走。時至今日,很多人干脆把這項技術稱為“Nashing”。
“納什突破到籃下并不意味著他會在那里終結進攻。”丹特尼說。
Sporting News的撰稿人斯蒂芬·諾說道:“納什普及了活球突破,他會沿著底線把球運出來,延長突破回合,讓隊友們獲得更好的機會,并且也讓防守人更容易犯錯。并不是所有后衛都擁有這種意識和本領。”
丹特尼直接表示:“我認為他是第一個這么干的人。”
后續影響
被問到當今NBA誰和納什最像時,貝爾脫口而出是斯蒂芬·庫里。
“庫里在很多地方讓我想到了納什。他們都是偉大的球員,但都不是隨便能扣一個掛臂的那種,他們是讓普通人可以在身上看到自己影子的偉大球員。”貝爾說,“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很好,節奏和控球能力也很棒。就算不是AND 1那種運球,他們也充分利用了這方面的技術。他們都有在人堆里控制球的本事,而且視野都很好。”
另一位公開提到自己從納什身上學到很多的后衛是老鷹核心特雷·揚,他表示自己的猶豫步就是從納什那里學到的。
跟隨納什腳步的球員還有很多,比如猛龍后衛范弗利特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2018年接受采訪時表示:“納什讓你覺得多運一些球是沒關系的,你可以在這期間繼續觀察,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并不是自私的家伙。”
毫無疑問,納什的足跡給NBA聯盟留下了深遠影響。當你把他身上所具備的那一切結合起來時,得到的不僅是一位MVP、一個偉大的球員、更是一位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