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籃球協會
牟作云 Mou Zuoyun
性別:男
生日:1913年
籍貫:天津武清
榮譽:新中國籃球運動杰出貢獻獎、FIBA國際籃聯名人堂成員、亞籃聯終身榮譽主席、FIBA終生榮譽委員
履歷:1934年入選籃球中華民國國家隊;1937年赴清華大學任教;1946年赴美留學;1947年回國任教;1949年擔任中國大學生男籃主教練;1952年擔任中國男籃主教練;1956年擔任新中國第一1屆中國籃協副主席、技術研究委員會主任、常委委員;1975年起擔任第2二屆、第三3屆、第四4屆和第五5屆中國籃協主席
牟作云,天津武清人,生于1913年。著名籃球運動員、國家級教練員、我國第一批國家級裁判員之一,中國籃球運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牟作云幼年隨父母來到北京,先后在育英小學、育英學校就讀,并在初中時入選校籃球隊。1934年,牟作云入選國家籃球隊,赴馬尼拉參加第10十屆遠東運動會,獲得亞軍。同年夏天,他進入北平師范大學(今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1936年,牟作云再次入選籃球國家隊,參加了在柏林舉辦的第11十一屆奧運會。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牟作云來到西南聯合大學的清華大學體育系任教,并開始籃球教練生涯。抗戰結束后,牟作云隨清華大學返回北平。1946年,牟作云赴美留學,在籃球發源地美國春田學院體育系攻讀研究生。1947年底,牟作云應召回國,備戰次年的第14十四屆奧運會,但該計劃因故換人,牟作云返回清華大學繼續任教,并兼任學校籃球隊和排球隊教練。
1949年8月,新中國成立前夕,解放區派出一支大學生男子籃球隊,出席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大會,牟作云出任教練,球隊在9支隊伍中獲得第6名。新中國成立后,牟作云得到了更多施展抱負的機會。1951年8月,他作為教練帶隊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聯歡節,在10支球隊中獲得第6名。1952年初,他服從國家安排,離開清華大學,參與創辦中央體訓班,并擔任男籃教練。同年7月至8月,牟作云以籃球隊教練的身份隨中國體育代表團赴芬蘭赫爾辛基出席奧運會。9月,牟作云作為教練率領中國男籃在羅馬尼亞參加了國際學聯理事會運動會的籃球比賽,在7支隊伍中獲得第3名。1954年8月,他率隊赴布達佩斯參加第十二屆世界學生夏季運動會,在13支球隊中獲得第5名。執教期間,牟作云帶領中國隊展現出良好風貌,并培養出陳文彬、張長祿、白金申等一批優秀球員和教練員。
牟作云對裁判工作也有很大貢獻。1954年,他編著了《籃球裁判法》。1957年,他成為國家體委公布的第一批18名國家級籃球裁判員之一。
1955年,牟作云參與了中國籃球協會的籌備。1956年10月,中國籃協正式開始行使職權,牟作云當選副主席、技術研究委員會主任、常委委員。1975年,牟作云補選為主席,直至1996年。
1981年,牟作云在杭州主持召開全國籃球訓練工作會議。會議除了從歷史的高度對籃球運動進行回顧和總結,還提出了中國籃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戰略口號,為此后的中國籃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牟作云不但為提升中國籃球水平做出貢獻,還以籃球運動為紐帶締結友誼,提升國家影響力。他曾率領中國籃球代表隊出訪過40多個國家。
牟作云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尊重。1996年,國際籃聯向擔任該組織技術委員會委員44年之久的牟作云授予“終身榮譽委員”稱號。同年,亞籃聯向牟作云頒發“終身榮譽主席”證書。
1999年,牟作云榮膺“新中國籃球運動杰出貢獻獎”。2005年,中國籃協將CBA聯賽冠軍獎杯命名為“牟作云杯”,以銘記他的功績。
2007年3月16日,牟作云病逝,享年94歲。2019年3月,牟作云入選國際籃聯籃球名人堂,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