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述評
老李(李章洙)撤了,現在,中超還剩下6位韓國人。這其中,只有金鐘夫和孫準浩不算新面孔,但嚴格意義來講,他倆之于李章洙的中國經歷,只能屬于小巫見大巫。相比之下,徐正源、姜祥佑正在以一種新角色而存在。當然,不能忘記剛從重慶隊卸任的張外龍,據說他一直在對中國青少年國字號主帥很有興趣,如今正在伺機而動。
即便如此,當下也算不上中韓足球交流的黃金期。曾幾何時,三大韓國隊中衛金英權、洪正好、張賢秀齊聚中超,崔龍洙、洪明甫、黃善洪等知名少帥,也在華夏大地尋求教練生涯的發展。如今,這些都如過眼云煙。毫無疑問的是,中超聯賽整體市場的萎靡,必然影響到各隊外教和外援的整體水平,就算作為近鄰,韓國也是難以幸免。可當甲方和乙方的供求關系,開始是以一種平等狀態而存在時,這種變化就會非常有趣。比如在成都隊,徐正源正在引領著一場“韓國式變革”,而金鐘夫執教河北,也帶出來諸如張威、么旭辰、高玉男等年輕小生。
這是一種完全有別以往的影響。當外教、外援更注重于理念、思維和基礎層面的改造時,中韓足球的交流,正在逐漸升溫到2.0版本。當然也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是新時代造就的新局面。假如中國足球還是身處那個瘋狂的燒錢年代,這些韓國教練和球員,又有多少耐心和空間允許他們夯實基礎?于是,我們又會想起李章洙在國安和恒大的兩段爭議經歷:排名聯賽第一都要下課?那是足球功利的代表作。
老李這次執教深圳,最終是以失敗離開。有人說他已經老了,10年前、20年前所拿手的東西,已經跟不上這個新時代;也有人認為賦閑在家四五年,早就遠離職業足球一線。這番話說對,但也不對。李章洙其實是個聰明人,他難道不曉得今非昔比的大道理?前段時間,他在采訪中也講到,以前帶球員時,可以前門后門一把鎖,該出手時就出手。但在如今,表面上來看,他防的是手機,是游戲,但其實是在與球員的意識形態作斗爭。經歷金元時代的各種美好,如今一夜回到解放前,欠薪了,沒錢了,擺爛了,還怎么踢下去?對于65歲的李章洙而言,這是個新課題,但也確實不好解決。
當真正的考驗是在人心,是在意識、三觀等基礎層面的改造時,別說老李束手無策,在很多中國教練所執教的球隊中,免不了兵敗如山倒。但是,這反而提供了一個從底層協作的新契機,就看誰能抓住機會,誰更擅長此舉。就好比在金鐘夫身上,他雖然帶不出好成績,卻可以為我們培養出一個小張威。而無論是在成都的徐正源,還是之前被重慶球迷視為救星的張外龍,卻又無時無刻影響著那里的足球底蘊——將西南足球逐漸北方化。其實在東南亞,韓國教練、球員的援外作用就是如此。韓國人更加注重基礎建設,更崇尚紀律性和團隊性,更為強調精神作用,這也正是東南亞球員的最大短板之處。就好比樸恒緒之于越南,率隊3比1擊敗中國的背后,那是滴水石穿。而金判坤之于大馬、申臺龍之于印尼,無不也是這種援外思路的延續。
2022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韓文化交流年。在中國足球百廢待興之際,中韓足球之間的交流開始愈發深入化。中超層面,孫準浩、馬爾康等人的大放異彩,進一步加劇了各路諸侯關注性價比更高的韓國(K聯)球員。而在韓國,重新引進中國球員的呼聲也在甚囂塵上。比如去年K1聯賽升班馬水原FC,就差一點以中超頂薪標準購入某中國國腳中后衛。而在最近,當K聯盟正在探討是否擴增外援名額5+1看齊亞冠標準時,又有一種觀點提出,可以考慮增加的2個外援名額只能從亞洲聯賽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