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世界杯兩個比賽日下來,超長的傷停補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據CBS體育的統計,第二比賽日的3場比賽,補時總計達到了59分鐘:英格蘭vs伊朗29分鐘、塞內加爾vs荷蘭14分鐘、美國vs威爾士16分鐘。
這當中,英格蘭vs伊朗出現了貝蘭萬德受傷后在場內療傷耗時甚久的問題。不過,伊朗門將前后2次療傷耗去約11分鐘,結果卻出現創世界杯上半場補時紀錄的14分鐘超長續航,顯然原因并不都在這里。
實際上,延長補時時間是國際足聯本次世界杯早已確定的政策。FIFA試圖藉此提高每場比賽的凈比賽時長,打擊浪費時間的行為,還要把VAR復核、療傷、換人、點球、紅牌所消耗的時間全部彌補回來。所以,一場比賽超過100分鐘恐怕會成為常態。
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科利納早先也提醒過,“我們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便已開始更準確地計算補時時間。我們告訴過所有人,如果看到第四官員舉起的牌子上出現6分鐘、7分鐘、8分鐘等超大數字,不要驚訝。”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有效比賽時間,我們就得準備好看到這樣的補時。倘若一場比賽出現3個進球,一個進球的慶祝通常要消耗1分鐘或1分半鐘。那么,3個進球,慶祝就耗掉了五六分鐘。”
“我們想在上下半場都準確計算補時時間,這可以由第四官員來完成。我們在俄羅斯這么做很成功,在卡塔爾也會如此。至于VAR,這是另一件事情,(所消耗的時間)會由視頻助理裁判進行精確計算。”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賽事凈比賽時長偏低引來非議,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還為此進行過足球改為“60分鐘+死球停表”制的討論。這種背景下,國際足聯給世界杯補時加碼的初衷或許值得肯定,但帶來的感受因人而異,有人支持,也有人抱怨太累。至少,英格蘭6比2伊朗一役,在比賽勝負已無懸念的情況下,下半場依然補時長達10分鐘(由于最后時刻出現點球并為此進行了VAR復核,實際補時13分20秒),似乎略顯刻板。
換作德甲裁判,這種已進入垃圾時間的比賽一秒鐘都不會補。甚至,德國裁判在國際大賽執法中,有時也會這么做。比如上屆歐洲杯1/4決賽,烏克蘭在0比4落后英格蘭的情況下,主帥舍甫琴科最后時刻本想派上多名替補,讓他們刷一下大賽出場經歷,結果德國名哨布呂希90分鐘到點準時下班,那幾名球員沒來得及出場便聽到了終場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