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微博上有一個熱搜話題,叫為何2022中國電競成績不佳?這一年的中國電競,在世界性的電競項目上近乎全線潰敗。普遍創造了這幾年的最差成績。
為首的英雄聯盟,去年還是冠軍的LPL賽區,在S賽上今年僅取得了四強的最好成績。
DOTA2,去年在TI上奪得亞軍,今年同樣也是四強的最好成績。并且由于新人太少,曾經貴為中國電競驕傲的CN DOTA實力肉眼可見地開始遜色于國外。
PUBG今年倒是還行,由17戰隊在全球總決賽上拿了亞軍。但全球最主流的FPS項目CSGO,世界大賽上甚至都看不到中國戰隊的身影。
APEX項目,全球總決賽中國隊排29名。守望先鋒的最好成績則是杭州閃電創造的季后賽四強。
即便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項目永劫無間,國外戰隊的實力也大幅提升,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越南異軍突起讓玩家不得不再次搬出了范志毅的“國足圣經”。
這些全球參與的電競項目,中國戰隊在今年都有了成績滑坡。也難怪會有疑問,為何2022中國電競成績不佳。
不過從整體的大環境看,2022中國電競的成績是近些年最差的一年,沒準也是之后的年份中最好的一年。
2022年成績差并不是一種偶然,更多是一種必然。2022會成為一道分水嶺,在今年之后,中國電競會與世界主流電競逐漸割裂,變得更加自娛自樂。
首先看大環境,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場。國內的主流電競項目已經以手游為主,但國際上仍然是PC端的天下。
這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國內在主流電競項目上沒有后備力量。學生都在玩手游,根本都沒多少人玩PC端的游戲了,那選手要從哪里來呢?
最終就會演變成國足一樣的問題,不是14億人選不出11個踢球的。而是可供選擇的幾千個專業足球選手中,選不出11個會踢球的。
這一點在DOTA項目上已經很明顯了,成績一年比一年慘就是因為沒有新鮮血液,全是老人在苦苦支撐。LOL在今年也已經開始感受到寒意襲來。整個冬季轉會期,俱樂部和選手拉扯來拉扯去,最后一看陣容,基本都是老人在那排列組合。
但在國外卻不同,電腦端的電競項目仍是社會主流,各項目正源源不斷地有新泉往池水涌入。隨著時間推移,成績被拉開是一件無比確定的事情。而這種游戲人口在方向上的分流,也必然導致我們與國際主流電競的割裂。
另外在政策層面,國家新聞出版署于去年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時長被大幅度削減。現在各電競聯賽的青訓年齡都被限制在了18歲。
18、19歲就是人一生中反應的巔峰期,打電競的黃金年紀。但現在卻要求18歲才能進入青訓,學習如何當一名職業選手。
設想一下,14歲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跳水冠軍的全紅嬋,被要求18歲才能開始加入跳水隊系統練習跳水,那么她還可能奪冠么?
之前有看過LPL的青訓營,新加入的學員跟LDL的隊伍打,差距不在操作上,而在習慣和理解上。LCK那邊,最小甚至有12歲就加入俱樂部,經過幾年培養,職業素養直接都刻到骨子里。目前的政策下,我們和韓國的差距至少是4年。這是一個足以讓人絕望的時間。
如果政策再持續幾年不松動,那么新的一批成長起來的選手,縱使天賦再高,也是很難跟外國的一些年輕選手相抗衡。
那么政策會松動么?現在來看也并不樂觀。因為限制未成年的網絡游戲時間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從以往政策的變更看,只會是一次比一次更嚴格。電競能祈禱的就是在大的方向外,給電競專門開個小門,這或許還要電競項目在綜合運動會上有更大突破才可能實現。
另外,中國游戲廠商也一定程度在阻礙中國電競和世界主流電競的聯系。長久以來,外國的主流電競游戲進入中國需要找中國的游戲代理公司。但這些代理公司又不會真心實意砸錢去幫別人家的游戲做比賽。
比如前不久鬧分手的網易和暴雪,還有完美和V社,世界第一FPS項目CSGO就因為國內缺乏運營推廣,導致在中國鮮有參與和關注。
中國游戲代理公司的邏輯也很好理解,本身不是自家游戲,還要各種掣肘,為啥要費力不討好地去做賽事呢?這些游戲公司本身又都手握眾多自主研發的游戲產品,好好哺育親兒子必然是好過養子。只不過這些“親兒子”大都只在國內流行,很難全球推廣。
這樣就容易陷入死循環,不管世界如何變天,我們只專注于本國的自娛自樂。其中只有騰訊和拳頭的關系是個異類,也一定程度造就了英雄聯盟電競的輝煌。
從這三點看,如果說對未來中國電競的產業成績有沒有信心,我肯定有,但是要說在世界主流電競項目中的成績還能有什么突破,我覺得很難,往后大概率就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對于未來,如何破解這種更加割裂的局面呢?從目前中國電競的現狀看,可能破局還要看兩點。一個看騰訊,騰訊通過收購,擁有國外眾多游戲公司的股份。這些游戲公司如果未來能再產出一些全球流行的游戲,那么可以不太擔心國內的推廣問題。就像拳頭的瓦羅蘭特,只等版號通過,國內賽事勢必會乘勢而起,加入全球大家庭。
另一個就要寄望國內的游戲廠商,能夠推出一些全球性的爆款游戲,比如米哈游的原神,通過全球性游戲的電競化,強行把大家拉到一起和我們一道玩。
如果游戲廠商這個層面不發力,按目前狀況持續下去,最終就是“我們玩我們的”“他們玩他們的”。到時中國電競成績的概念可能都會消除,因為在自己的項目里,China必然永遠No.1。
再叫些外國選手拿錢過來跑個龍套,讓賽事冠上“全球”之名。但是,那樣真的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