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2月19日,北京天氣晴好,陽光和煦,沒有風,很適合在草皮上奔跑踢球。位于西南四環的一處球場,兩隊還不到10歲的孩子在玩半場“友誼”賽。絕大多數孩子還沒有在相對正規的培訓機構“練過”,場上確實熱鬧:大家沒有固定位置,足球滾到哪里就追到哪里;場下比場上還要熱鬧:心急的家長不斷大聲吆喝,并不管孩子能不能聽見,而一個似乎是被臨時拉過來充當教練的年輕人情緒也有些急躁,喝水休息時還“囑咐”自己這邊的孩子,“可以踢他呀”。
一場本應以培養興趣為主的親子“少兒足球賽”就這樣被“帶歪了節奏”。據記者長期觀察了解,類似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球場上演——中國足球的“黑”與“白”,在最根基的土壤層已經混淆了顏色。
看上去這并不是涉嫌違法違紀的一任或幾任國字號教練、一任或幾任中國足協領導所能輻射到的角落,但中國足球的落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無實質性差異,如果細算權責,除首要的“領導責任”外,產業鏈條中各個環節對“足球”以及“行政足球”和“形式足球”的理解與認知同樣糟糕。
從上到下,臉“黑”了
過去4個月,中國足球驚雷陣陣,這場還在醞釀中的風暴已經足夠直接而且震撼:2022年11月26日,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公告,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李鐵涉嫌嚴重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監察調查;2023年1月19日,國家體育總局再發兩則公告,一是中國足協執委、原秘書長劉奕接受監察調查,二是中國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兼國管部部長陳永亮接受審查調查;2023年2月14日,國家體育總局官網最新一則令人觸目驚心的公告,稱中國足協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審查調查。
目前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隨著審查調查進程,還會有更多此前不為球迷所知的違紀違法事實得以公布,就如2022年12月,廣東省紀委監委對省運會男子乙A組(15歲)決賽假球事件進行調查,包括廣東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在內的16名黨員干部受到嚴肅問責,其中廣東省足運中心主任被撤、廣州市足協主席被免——倘若不是專職人員組成的調查組查明真相,這場變色的決賽又將帶著諸多疑點被掛在中國足球賬本當中。
事實證明,足球反腐打假沒有禁區。眼看又要到中國足球代表大會(換屆大會)召開的關鍵節點,球迷想知道的是,下一任中國足協主席,會以怎樣的姿態完成與足球界違紀違法事實的切割,又會以怎樣的姿態樹立中國足球的新形象。
“中國足協主席”怎么了
中國足球一路走來,處處坎坷,“中國足協主席”更是“高危”崗位。
依照中國足球協會章程,中國足球代表大會擬定每4年舉行一次換屆選舉。2014年1月21日,第十屆中國足球協會會員大會在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召開,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的蔡振華全票當選中國足協主席——這是中國足協第十任主席,時任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劍當選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以備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和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為核心任務的中國足協領導機構正式成立,由于此前卡馬喬帶領的國足早早無緣2014巴西世界杯,球迷自然希望這一屆中國足協能夠讓中國足球改變落后面貌。
中國足球歷史上最重量級的改革措施,便是在2014年至2018年這一周期之內推進并初見成效的: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制定的《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這是此后20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綱領性文件,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架構被堅決拆分,中國足協在2016年成為獨立社團法人,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亦于2017年1月完成注銷。
改革力度夠大,但10年之后復盤,“脫鉤”后的中國足協并不可以“脫離”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辦事”,“方案雖好,落實卻難”成為諸多工作人員的共同感受。更何況足球事務千頭萬緒,監管的瞬間失位便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比如這一改革周期內的“卡馬喬事件”,而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原司長王登峰也正是在2014年換屆大會上當選中國足協副主席主管校園足球工作。
“足球改革發展的核心與龍頭,就是調整改革中國足協”,但啃下了“脫鉤”這塊難啃的硬骨頭,隨之而來的各方協調矛盾又成為中國足球發展道路上不曾面對過的阻礙——為解決新問題,讓更多社會力量介入中國足協管理層面,2018年8月,還是在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中國足協換屆籌備組組長陳戌源當選新一屆中國足協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中國足協女足青訓總監孫雯,中國足協執委高洪波3人當選中國足協副主席。
翻閱2018年中國足協全員大會采訪筆記,陳戌源多次提到“跳出足球看足球”,這也是這位曾經的中超聯賽冠軍級別“掌門人”得以“換位”的最重要原因。只是5年過去,當初存在的問題仍然存在:各級國家隊成績不理想、與世界先進足球水平差距進一步拉大;國家隊打勝仗能力不足,運動員素質能力和心理素質不高,能力作風、成績狀態沒能體現足球改革成效,同人民群眾期盼相距甚遠;青少年足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礎比較薄弱;校園足球與專業青訓體系的銜接不夠通暢,體教融合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壁壘在全國部分地區依然存在;青少年足球人口規模雖有擴大,但‘塔基’薄弱,足球場地缺乏和教練員人才短板的制約效應日益凸顯……
顯然,單靠“中國足協主席換人”,無法實現中國足球的整體進步。
足球發展規律“沒有秘密”
不談中國足球形象受損、最大規模職業聯賽招商難度加大,只說最具體的國字號球隊今年所面臨一系列重大賽事,也絕非新任中國足協主席一聲令下就能反敗為勝——哪怕是去年拼下亞洲冠軍的中國女足。
除今年9月底主場作戰的杭州亞運會,中國女足還有7月底女足世界杯大賽任務。由于小組賽首個對手丹麥隊并非歐洲一流球隊,全力以赴的中國女足尚有機會放手一搏,爭取贏得小組出線契機。而對女足而言,年底的奧運會預選賽更為兇險:今年10月,中國女足將與日本女足、朝鮮女足、澳大利亞女足、韓國女足在2024巴黎奧運會亞洲區第二階段預選賽中亮相,包括第一階段晉級的7支球隊全部12支球隊分為3組進行淘汰(3支小組第一球隊與1支成績最好小組第二球隊出線),最終4強球隊通過主客場決出兩張巴黎奧運會門票。這意味著最有可能為中國足球“爭光”的中國女足,是否有足夠實力確保能夠達到2022年《中國女子足球改革發展方案(2022-2035年)》中“力爭獲得2023女足世界杯、2024年奧運會前8名”之要求,還需實踐驗證。
因此中國足協換屆與改革的評價,現階段不宜以國字號球隊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標準——全球足球強國所展示的足球發展規律,既不神秘也不復雜,無非頂層設計合理得當、辦事態度老實認真,唯此經至少10年努力,一代代青少年球員夯實基礎,才能縮小差距,各級國字號球隊才有可能在洲際大賽中與亞洲強隊平等對抗,讓“臉黑”的中國足球洗白自身,以證明“中國足球真的可以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