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它發(fā)布2022年財報當天,股價開盤跌超11%,收盤下跌了9.91%,第二個交易日繼續(xù)跌了3.64%。而在春節(jié)后,李寧幾乎也是一路下跌。
3月21日,野村證券下調李寧目標價。據該機構預期,在消費者信心不溫不火和促銷環(huán)境延長的情況下,復蘇可能需要時間。
李寧的報表數(shù)據并不算差。公司營收同比上升14.3%至258.03億元,繼2021年營收首次突破200億元后,再度實現(xiàn)突破;凈利潤同比微升1.3%至40.64億元,升幅不大,但已經遠高于2019年和2020年,要知道,凈利潤一向是李寧的“短板”。
有看好李寧的媒體用的標題很直接——李寧到了沖鋒時刻。邏輯也很簡單,已經平穩(wěn)度過了最差的周期,手握近200億元現(xiàn)金的李寧,在去年底已經加快了開店節(jié)奏。但投資人“用腳投票”,就是不買賬。
先說幾個可能是“大坑”的數(shù)據細節(jié)吧!
雖然總營收增加不錯,但李寧的直營收入只增加了6.4%,經銷商增速則到了16%。李寧并沒有公布直營店的具體布局,不過行業(yè)里的規(guī)矩都是在重點的一、二線城市做直營店。李寧也一直都在講開大店,開中心店。如果開在最好位置,選品、陳設和匹配的營銷資源屬于頂配的直營店,都只有個位數(shù)增長,那完全有理由相信李寧過去一年的線下業(yè)務,整體上增長并不大。而經銷商的逆勢增長,存不存在有壓貨的“嫌疑”?
毛利跌了4.6%,跌破50%,李寧稱主要是受“疫情反復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影響。從華利集團、申洲國際等幾家服裝代工業(yè)的上市公司來看,原材料價格的確上漲,但代工企業(yè)“扛”了更多。申洲國際在去年上半年毛利下降了9.1%,它在財報中提到,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而銷售價格之調整尚不能抵消此影響。也就是說,代工廠并沒有大漲價。
體壇經濟觀察記者拿到的一些線索顯示,李寧毛利下跌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提高了經銷商供貨價格的折扣。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在疫情期間需要經銷商的支持,甚至是“囤貨”的支持,那提高折扣是必然要匹配的市場資源。
這其實也能一定程度上能解釋李寧的平均存貨周轉周期只是從2021年的54天上升至58天,依然處在低位。同樣的指標,安踏為145天,特步為106天。兩大國際巨頭耐克和阿迪達斯,分別為106.18天和160.97天。
李寧是不是優(yōu)秀得有些過分?疫情之下,能實現(xiàn)這個周轉速度,投資者按理說應該大舉“殺入”。
可能真實情況并不如此,“要求”經銷商壓貨歷來是服裝行業(yè)的重要潛規(guī)則之一。李寧有足夠的理由提高出貨價折扣,換來經銷商的超額采購,從而提升自己的收入和周轉速度。所以,這些數(shù)據可能并不反映真實的運營狀況,體壇經濟觀察將進一步跟蹤李寧經銷商的實際情況。
李寧的凈利潤也有“瑕疵”。今年有兩項收入增加明顯,一個是政府款項,從2021年的2.32億元增長到了4.62億元,財報中備注這是多個地方政府對李寧所做貢獻的認可。另一個是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從1.45億元增長到了3.54億元。如果把這兩項收入源扣掉,凈利潤會如何?
真實的庫存情況不得而知。財報中顯示有超過24億元的庫存,2021年是18.6億元。據國金證券數(shù)據顯示,李寧6個月以下的庫存貨品占比為80%,那證明都是去年生產的新貨。可以說,其他家都在拼命降庫存,李寧卻在“主動”增加庫存。李寧在體育產品基礎之上,主打時尚元素。如果預估到疫情對銷售有沖擊,不怕這些產品過時賣不出去嗎?
結合著上述第二條關于毛利的描述,李寧可能并沒有真正通過去庫存的“壓力測試”,只是用一些方式“轉移”了庫存。真是如此,那么今年李寧才迎來最大考驗,尤其是競爭對手已經迎來了明確的拐點。
“國潮崛起”可能碰上了天花板。2018年以來,李寧通過“國潮”,實現(xiàn)了業(yè)績的持續(xù)增長。在明星代言、綜藝贊助、社交等線上平臺推廣上,李寧算是國內品牌中投入資源最大的,這甚至一直影響著凈利潤情況。
財報顯示,它在廣告及市場推廣上的支出由去年的17.79億元增至22.79億元,同比增長28%,接近于收入增長率的兩倍。花錢效率在降低,這與品牌理論體系相悖,如果品牌形象確立,按說品牌的投入產出比應該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不好的數(shù)據。去年鞋類收入同比增長41.79%,而服裝收入下降了9.4%。通常情況下,鞋服行業(yè)的“國潮”更多體現(xiàn)在服裝產品上,而且服裝的購買頻次也要高于鞋類。這似乎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李寧的國潮產品正在降溫。
其實,社交平臺上眾多用戶吐槽已久。李寧動輒四位數(shù)的價格,直接對標國際品牌。的確有爆款產生,但這并不能撐起整個“國潮崛起”的體系。
李寧在過往幾年一直想要打造的高端品牌形象也有些“虛”。“LI-NING 1990”是李寧著力打造的高端品牌產品,根據浦銀國際的數(shù)據顯示,平均吊牌價約為1000元。在天貓旗艦店中,李寧的最高單品價格為3549元,而“LI-NING 1990”的最高單品價格達到了10990元。
財報專門描述了這塊業(yè)務。目前有專門的品牌門店,不多,只有16家,分布在超一線城市、二線省會、三線省會城市。有媒體報道,從李寧官網上公布的招聘信息來看,“LI-NING 1990”在北京、上海兩地開始尋找新店和大店的項目管理經驗人才。
不過,從天貓上看這個品牌的銷售情況,其實并不好。主打“肖戰(zhàn)同款”,銷量最好的一雙休閑鞋,售價719元,歷史總銷量在500單的量級。歷史銷量超過100單的總共有20個商品,其余大部分都在50單以內。
以上6個問題都屬于非常重要,也非常明顯的“大坑”,還有一些小細節(jié)無傷大雅。難怪財報看著亮眼,投資者卻“棄”它而去。
商業(yè)就是這樣,尤其是像李寧這種百億元收入規(guī)模的大企業(yè),任何一點數(shù)據的“修飾”,背后對應的都是一系列商業(yè)行為的“補救”。2022年都不好過,2023年對于鞋服行業(yè),可能會更難,希望李寧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