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會走“職業化”嗎?
“村BA”會走職業化嗎,或者說會商業化嗎?
這是眾多網友關心的話題,尤其是在每條村BA的熱門視頻下邊,刷屏的都是“真正的體育”“遠離商業”……網友的留言很直接,這是籃球的最后一片“凈土”。
先公布結論,應該挺難!
實際上,官方已經“定性”了。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貴州黔東南盤村黨委書記張壽雙拒絕了50萬元的廣告贊助,說“只想打純粹的籃球”。
如果把村BA當成一個項目,它應該歸屬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從目前的公開資料看,跟農業農村部的關系更直接,跟中國籃協的關系還不明確。
在剛剛發布的《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第二十八條“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明確提出了兩項跟體育相關的項目,“舉辦全國‘美麗鄉村健康跑’等農民體育品牌活動,探索推廣‘村BA’籃球賽等賽事”。而第二十八條歸屬的大章節主題是——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從描述中看,并沒有跟“產業”“商業開發”等詞匯有直接的關聯,至少農業農村部并沒有做出明確要求。
在剛剛注冊的官方微博中,村BA的全稱為“全國鄉村籃球大賽”,第一條微博的核心詞也是“鄉村振興”,“鄉村籃球是中國籃球的‘煙火氣’;是全民健身蓬勃開展的真實寫照;也是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生動注腳。”
據數位籃球從業者透露,其實村BA前兩年就在籃球圈有一定認知了,籃協一直沒深度參與,包括農業農村部在這個項目上也處在“試水”狀態,經費并不多。
但3月份的總決賽被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各大官方媒體直播和報道,把熱度一下子提高了。據“黔東南統一戰線”報道,累計觀看人次超過8億。
巧合的是,與村BA總決賽時間并行的是CBA全明星賽,而關注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這被眾多資深媒體人稱為一個現象級的項目,以官方媒體的關注度來考量,已經可以躋身“頂流”了。這在中國職業籃球的歷史中,少有出現。
農業農村部和籃協都未對村BA的后續發展做更多闡述。原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金生在接受體壇經濟觀察記者采訪時提到,籃協應該幫助村BA宣傳推廣。他還提到,CBA作為高水平的職業聯賽跟村BA的差異還是存在的,后者更強調全民健身,在規則方面沒有那么苛刻。
但可以預見到的是,村BA大概率會如“雨后春筍”一般,在各個地方涌現。實際上,籃球在很多區域都有傳統民間賽事,有一定的基礎。黔東南村BA所創造的巨大社會影響力,會使得各個地方政府投入資源來推動這件事。就在今年入春之后,廣西、海南、廣東等多個地方村BA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尤其是“鄉村振興”作為國家戰略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之后,近幾年不斷升溫。2021年2月,先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作為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緊接著,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通過。
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如果一項活動能普世性地真正扎根下去,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那對于各地政府來說,會是個重要的抓手。
不過至少目前看來,從整個賽制設置和組織程序來看,村BA和過往我們熟知的職業籃球賽事有著本質的不同。
更多由村一級行政單位來組織,很多工作是由村民自助完成的。比如球員資格審查,只要是本地農村戶口,22歲以上,村民就可以負責核查。包括賽場布置和賽程安排,都是互相“商量”著來,自行組織。
如果按照官方的命名——全國鄉村籃球大賽,那村BA未來更大的看點是“聯動”。如何把全國的區域賽場串聯起來,這會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牽扯到組織、管理,乃至商業化。
這非常難。據媒體報道稱,自2021年推出聯賽以來,貴州省內已經搭建出鄉(鎮)賽、縣(區)賽、市(州)的三級比賽體系,全省88個縣(市)、2624支民間籃球隊參與其中,共開展了5457場比賽,覆蓋總人數達446.75萬。
我們最熟知的臺盤村BA,2022年的報名隊伍達到了176支,而該村加起來不到1200人。以五人制的賽制來看,幾乎是全員參與了。
這種顆粒度級別的賽事,不是以職業籃球為主的籃協所“熟悉”的,更不可能是哪個商業組織所能推動的。只有靠地方自發組織,所以可能短時間內,村BA都還會是一個屬地性質極強的運動。
從這個角度上講,商業化不現實,甚至會被“排斥”。那沒有商業化,自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職業化了。
三聯生活周刊在采訪中提到,當地人并不確定走紅以后對家鄉和球賽有什么影響,但共識是一直有的:籃球場要露天開放,不收取門票,不做商業外租。臺盤村委會門口張貼著的《臺盤“村BA”修繕工作公告》最后一條寫著“嚴禁資本介入和惡意炒作”。
也的確,籃球可以是商業,也可以是生活方式。不是所有的競技體育都要“正規化”,以“成功”來評判。保持它該有的樣子,不商業的就不要去商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