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發布
多倫多的夏天,天氣變臉得有點快。周一還是30多度的驕陽似火,到了周五上午,就驟然降到了不到15度,還伴著小雨。
正午,袁也淳頂著冷雨,推進最后一只小鳥,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走下奧克代爾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的第18洞果嶺。交完記分卡,接受完媒體采訪,收拾妥當,他開車回到酒店房間,坐在電視機前,看了一會加拿大公開賽第二輪的直播——就是自己剛打完的這一輪。直到比賽結束,他的名字都一直停留在領先榜的最頂端。晚上十點多,常規的入睡時間,一夜無夢。周六早上吃過早飯后,袁也淳先在酒店健身房里鍛煉了一陣,然后不慌不忙地在中午到達球場,準備下午三點多的領先組開球。
成為第一位在美巡常規賽上獲得36洞領先的中國大陸球員,之后的24小時,袁也淳就是這么過的。
在美巡賽上過了懵懵懂懂的大半年之后,今年六月的加拿大,袁也淳第一次找回了自己。
“迷茫”,他如此形容自己過去的這幾個月。以光輝巡回賽賽季總積分榜第二名的身份進軍美巡賽,成為第三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巡賽會員,原本應該是袁也淳職業生涯高光時刻的起點。
未曾想,美巡賽這個全世界高爾夫最頂尖的眾星殿堂,給了年輕的大連小伙子一個下馬威。去年九月開始的新賽季,在西海岸的連續三場比賽,袁也淳都沒能跨過晉級線。形勢在圣誕休賽季前的兩場比賽有所好轉,德州和佐治亞州的兩場比賽,再加上元旦后的夏威夷索尼公開賽,為他掙得了超過15萬美元的獎金。但在那之后的整整四個月里,袁也淳的足跡從加州到佛羅里達再到墨西哥,打了10場比賽,只有兩次跨過了晉級線。
發生了什么?
在加拿大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袁也淳說“自己過去一段時間打得太技術了”。從多倫多回到佛羅里達家中之后,袁也淳將這句話的緣由細細道來。
“進入了一個新的舞臺,覺得自己需要在各個方面都要變好,才能在這個舞臺上打出成績,”袁也淳說,“(心態上的波動會讓自己)嘗試去改變一些什么東西。”
改變什么呢?職業球員最常改變的一個東西:動作。他和教練一起,開始調整自己的揮桿動作:上桿的軌跡,和下桿觸球時桿面的穩定性,是他在過去幾個月一直試圖提升的細節所在。至于在社交網絡上獲得極高關注的“非常規”收桿動作,倒不在袁也淳的考慮范圍之內。
“雖然光輝巡回賽那一年打得不錯,但(來到了美巡)肯定需要更穩定一些的發揮,”袁也淳說,“決定在技術上做調整,是因為希望自己在周與周之間的球更穩定一些。”
穩定,的確是袁也淳需要的。哪怕是在上賽季的光輝巡回賽上:在巴拿馬拿到并列第二的下一周,他沒能晉級;在路易斯安那奪冠的接下來那個星期,他又在晉級線前倒下;科羅拉多拿到單獨亞軍后,在接下來的兩場比賽中,袁也淳都沒有收獲過一丁點獎金。他在去年打了22場光輝巡回賽,在領先榜上走勢,和“穩定”二字著實無緣——9次排名前十(1冠4亞),也有9場沒能晉級。
改變動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高爾夫球的三個基本動作:上桿、下桿和收桿,袁也淳改了兩個。再加上時值賽季中期,成績、排位、保卡,這些現實的壓力,每一周都會伴隨著袁也淳,一起出現在賽場上。
這就是他口中“迷茫”的根源。“可能走了一點彎路,可能(和教練一起改動的方面)不太適合我,或者是沒有找到對的東西去練習,”袁也淳說,“所以其實中間有一段時間還是比較迷茫的。”
心里的迷茫,體現在記分卡上,就是一周又一周地在晉級線前倒下。
妻子羅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也是一位職業球員,之前與袁也淳同在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校隊,兩人因球結緣。
“之前有一段時間,我感覺他有點不太享受高爾夫,”羅瑩說,“一段時間成績不好,會對心態有影響,可能就會開始慢慢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對高爾夫的愛了。去想太多技術、太多結果的時候,反而會不知道自己打球是為了什么。”
陪伴著袁也淳征戰美國的這些年,羅瑩慢慢淡出賽場,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了運動心理領域——她原本就對這方面感興趣,也希望自己的職業之路能朝這方面拓展。她清楚,心理上的東西,在更多的時候,單純靠外力是沒有用的。
“我也嘗試去鼓勵他,讓他放飛自我,打出更自由的感覺來,”羅瑩說,“但沒有那么容易,不是說我們想讓他去做,他就能做到。”
羅瑩正在研讀心理訓練專家帕特里克·科恩的在線課程,如果一切順利,她將在今年9月結業,獲得一張證書。但身為妻子,她能為袁也淳做的,不是各種治療方法和訓練模式,只有時時刻刻的陪伴。
“我一直在嘗試給他暗示,希望他不要這么去關注他的揮桿,不要這么技術化,”羅瑩說,“一路上我也常常鼓勵他,不要管別人說什么,你放飛自己就好。”
說易行難,熟悉職業高爾夫賽場的羅瑩也深知這一點。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有著頂尖職業球員都有的完美主義。“他一直都很難放下(完美主義)。”羅瑩說。
加拿大公開賽開賽前的三個星期,袁也淳沒有參加比賽,一直在家里練習。“我們做了非常多的擊球前習慣動作的練習,”羅瑩說,“可能就是在這段時間,他自己慢慢地意識到,的確是需要做一些轉變了。”
“能夠讓我在光輝巡回賽上取得成功的東西,也能夠讓我在美巡賽上成功。”多倫多的周五中午,對著美巡賽廣播的麥克風,袁也淳這么說。
北美的球員群體中普遍流行一種說法:光輝國際巡回賽的競爭力度,其實不輸美巡。二級巡回賽不是大家的終極目標,排名第30和被晉級線攔下,二者之間并沒有太大區別。大家都在拼著打小鳥,拼著往領先榜前列沖。
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贏得比賽,袁也淳身體里蘊含著的那股子勁,是被證實了的。只是,在光輝巡回賽上的“勁”,是不停抓鳥的勁。等到了美巡賽,使力的方向,又得調整一下了。
放下在技術上追求完美主義的心態,是勁。打完周四的比賽,逼著自己不要去想周五傍晚的晉級線,也是勁。
來到多倫多前,袁也淳完成了自己在動作心態上的轉變。“其實也不是說打得更隨性,應該說是不太去糾結自己的動作,而是更專注于球的飛行路線,專注于自己的身體感知。”袁也淳說。
另一個心態上的轉變,來自比賽的進程之中。“以前周四打得不錯的時候,到了周五,我會打得稍微保守一點,讓自己確保先晉級,”袁也淳說,“但(加拿大)那天,我的想法是很堅決的:認真地打好當下每一桿,不去想自己離晉級線有多遠。”
概括一下,從動作到心態,現在的袁也淳都是“打自己的球,讓別人看去吧”。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第一輪,他打出-4,排名并列第五;周五,他又打出-5,直接沖到了領先榜的榜首。
之后的一切,大家也都看到了。在創造了歷史之后,袁也淳沒能守住優勢,最后排名并列第18位。這是他本賽季迄今為止的最好表現。袁也淳曾在2019年的世錦賽-匯豐冠軍賽上排名并列第17位,考慮到那場比賽沒有晉級線,他也是純純的“主場作戰”,加拿大并列第18的含金量并不輸佘山。而這張13.275萬美元的獎金支票,確實是袁也淳職業生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獎金收入。
他并沒有因為未能守住優勢而太過沮喪——事實上,在加拿大的周日下午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袁也淳透出的輕松,是充滿自信的。他找到了自己在美巡賽上正確使“勁”的方向,而從領先組出發的寶貴經驗,也會讓他今后的比賽受益良多。
從多倫多飛回杰克遜維爾,在重新回到巡回賽節奏之前,袁也淳原本有兩周的休息。但加拿大的好運還在延續:他在旅行者錦標賽的周一資格賽上打出67桿,通過延長賽獲得了參賽資格。
此刻,袁也淳在聯邦快遞杯積分榜上排名第164位。在季后賽開始之前,他還有7場比賽的參賽機會,這意味著想要保住美巡賽會員卡,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他還需要更多更好的成績。
讓袁也淳高興的是,他的母親終于來到了美國,陪在自己身邊。疫情三年,和絕大多數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一樣,袁也淳和父母也是聚少離多。
“媽媽好久沒有看到我比賽了,她挺高興的,”袁也淳說,“這兩三個月相處在一起,我覺得我們的母子關系更親密了,她對我的生活也有了更多更細致的了解。”
吃著母親做的飯菜,練球閑暇時和家人一起煲煲劇,是袁也淳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前一段時間火出圈的網飛紀錄片《全力揮桿:高爾夫大滿貫之路》第一季,他們在第一時間看完了。一直鐘愛的魚竿,倒是暫時放了下來,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夏天的佛羅里達天氣太熱,“魚情不好”。
仔細算算。家里的魚竿可能也不會空等太久。袁也淳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場比賽中發揮出色,爭取排進聯邦快遞杯積分榜前70名,打進第一場季后賽。如果一切如愿,到了密集搶分的秋季賽階段,他也許能抽出一點空閑來,面朝大海,用魚鉤在空中劃出一道美妙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