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上海報道 對弈,顧名思義就是要面對面地下棋,只要是面對面下棋,對局者除了比拼棋藝之外,還要進行精神上的交流、情緒上的較量,這也是勝負的一部分。
倡棋杯半決賽柯潔九段對陣王星昊八段,前半盤還看不出任何情緒上的變化,進入中盤血拼后,在時間的催促下,柯潔不斷地嘆著氣、揪頭發甚至扇耳光;不滿20歲的王星昊落子速度快,表情動作就像古力九段當年形容后輩棋手一樣的“冷面殺”,只是偶爾抬起眼直視對手,殺氣凜然,一如隨時拔劍刺出。
過去的棋手們對弈中諸多習慣沿襲自日本,比如對局過程中不斷地自言自語,還有的將折扇不停地開開合合,整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他們并不覺得這是干擾對手,而是一種對局習慣,或者說是一種對局文化。就像上世紀60年代日本首屆名人戰循環圈賽,藤澤秀行九段在與吳清源九段對弈時,當吳清源長考時,他到窗前溜達,并且大聲說道:“吳先生就像海上的船夫一樣,要將我收入網中。”吳清源還笑著回應,這般場景在今天的比賽中絕無可能重現。
林海峰九段頗具長者風范,一生正氣,但他在對局中也有不斷自言自語之時,有此類習慣的還有棋圣聶衛平九段。至于曹薰鉉九段,那更是將各種“盤外招數”用至極致。然而,他們還是對局習慣使然,抑或是過去對局用時過長,對戰過程中極其緊張,揮揮扇子、自言自語來上幾句甚至哼哼小曲,都是一時放松之舉,無傷大雅。
時代在變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對弈習慣。如今的年輕棋手大多玉樹臨風,端著一杯冰咖啡上賽場,就連折扇都已殊為少見,更談不上一邊呼著扇子、一邊“所得斯勒”。先不說他們是“安靜的一代”,就是讓他們在比賽過程中自言自語、哼小曲,他們也做不出來。這也是需要一定的歲月“沉淀”。
面對面對弈與網絡比賽迥然相異,比的還是棋技,但因為直面對手,還有比心計以及定力,善于察言觀色者精于此道。上世紀90年代,《新民圍棋》雜志舉辦聶馬七番棋大戰,聶衛平一上來3連勝,將馬曉春逼入絕境。隨后馬曉春怒濤般反擊,以一波3連勝扳平比分,七番棋變成一盤勝負。
決勝局,形勢細微之極。平素局面一旦吃緊,聶衛平的耳根就會發紅,一如日本有名的“耳赤之局”由來。而這盤棋,他氣定神閑,成竹在胸,敏感多心的馬曉春由此判定老聶已經算清贏定,于是他果斷放出勝負手,點入鐵桶般的白棋左上角,結果被老聶補在外圍凈吃黑子。內外損失加起來足以逆轉局面,最終馬曉春堪堪半目負。
6月在衢州舉行的首屆爛柯杯決賽,首局韓國“第一人”申真谞九段輕取辜梓豪九段,次局前半盤亦占優,但就在他點入左下角被辜梓豪妙手強殺后,他很快崩盤,第三盤決勝局進程如出一轍,倘若是網上對決,會不會出現同樣的一幕呢?答案無法假設,然而有一點可以肯定,正是辜梓豪自始至終的淡定,誘發了申真谞的過分著,遭到全殲后心態頃刻間失衡。
網上對弈最大的好處是不用看人臉色,但面對面對弈,細微的表情變化都可能相互影響,也是一個較量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