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報道
1、為什么整體備戰虎頭蛇尾?
2、為什么高質量熱身這么少?
3、為什么最后八周只練不賽?
4、為什么體能狀態仍不理想?
5、為什么不赴歐看海外球員?
6、為什么不帶一名中鋒出征?
7、為什么戰丹麥不破釜沉舟?
8、為什么戰英情報如此失敗?
9、為什么助手沒有發揮作用?
10、為什么不主張水慶霞下課?
兵敗阿德萊德的中國女足已于8月3日啟程轉道墨爾本返回國內,4日凌晨抵達廣州白云機場后宣告解散。當中國女足再度重新集中時,將是為杭州亞運會進行備戰。作為中國女足今年三大戰役的第一炮,世界杯小組賽未能出線,恐怕也會影響接下來的亞運會及巴黎奧預賽。面對世界杯受挫,我不想空談中國女足沉淪的根源,更不想翻陳年舊賬,這些對中國女足接下來如何走得更好沒有幫助。回顧本屆女足世界杯,整個過程中恐怕有很多東西更值得總結,畢竟身為主教練的水慶霞還將繼續帶隊,汲取此番世界杯備戰過程中的諸多教訓,將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①切莫再討論下課與否
在世界杯這樣的大賽中成績不佳,作為主教練的水慶霞當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就眼下的中國女足而言,記者卻堅決反對讓水慶霞以“下課”的方式來承擔責任。自從馬元安在2001年離開擔任了10年的女足帥位,到水慶霞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后上任,20年期間中國女足先后更換了14位主教練或代理主教練,期間沒有一任教練的任期超過3年,水慶霞是20年間的第15位主帥!
中國女足這些年來每況愈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頻繁換帥,而且每次主教練的更迭都會引發球隊動蕩,世界女子足壇中更沒有一支國家隊的換帥頻率可以和中國女足相比。所以想要有發展,首先就需要穩定。有一個穩定的主教練,才能夠有一支穩定的球隊。就像當初水慶霞正式上任后,誰能想到在短時間內,她就帶領中國女足重登亞洲之巔?不能一輸球就讓教練下課,尤其是對于現在的中國女足。這本身就不是一種可取的方式。
對水指導而言,此番也是她第一次以主教練的身份率隊征戰世界杯這樣的大賽,出現些意外實屬正常,因為誰都會有第一次。只有親歷了整個過程,才能真正汲取教訓,才能在遇到類似情況時避免踏入同一條河之中。所以,如果真心關愛中國女足,而不是一味抱著出成績、重回世界一流這樣短期內不切實際的想法,應該允許水指導有這樣的一個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階段恐怕也很難再找出接替水慶霞的合適人選來,就像當初東京奧運會后那樣的局面,目前整個中國女足的教練員情況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么樂觀。在繼續執教下去的前提下,對本屆女足世界杯賽備戰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進行反思,恐怕才有現實意義。人類歷史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會從歷史中汲取教練,但親歷者則完全不同。
②整體備戰“虎頭蛇尾”
中國女足近年來與歐美女足間的差距在拉大,這是誰都清楚的事情。想要改變現狀,教練在宏觀方面包括整個國家的女足發展戰略等等,是無能為力的。但作為教練,在短期內提高隊伍的水平、提升戰斗力是可行的。中國女足在2022年2月份的女足亞洲杯上拿到世界杯入場券并最終獲得冠軍后,如何爭取在世界杯上有所作為,這是隊伍層面需要考慮的。
步入2023年,隨著后疫情時代社會面的全面開放,中國女足今年2月份和4月份利用兩個國際足聯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期前往歐洲,先后參加了4場國際A級賽。這之后中國女足從5月18日就開始集中備戰世界杯,至6月10日轉戰青島后進行最后的備戰沖刺,是本屆大賽32支參賽隊中最早集中備戰的隊伍。但直至7月1日才與俄羅斯女足進行熱身賽,在之前六周多的時間里,中國女足沒有進行一場正式的國際A級賽。
問題也就在于此:中國女足有如此長的時間進行準備,緣何不能從備戰開始便將隊伍拉到歐洲?哪怕是與歐洲的女足俱樂部進行熱身,效果恐怕也要比在國內關起門來練要好得多。而且教練組也都知道歐洲女足的節奏、對抗跟國內的女足隊伍,甚至是男足U15隊伍是完全不同的。中國女足參加女足世界杯,對手都是有身體、對抗性極強、攻守轉換更快的隊伍,在客觀環境和條件都相對不理想的情況下,為什么隨著世界杯臨近反而不去歐洲而選擇在國內?而且最后出征前的對手也僅僅是不能參加世界杯的俄羅斯女足,還連賽2場?
所以,究竟是女足備戰計劃擬定中存在問題,還是教練組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更高的管理層無力落實?這是必須要分清楚的。如果一開始擬定的備戰計劃中就沒有想到過要在大賽前赴歐洲,那么未來中國女足再遇到類似的情景時就需要避免類似情況。如果是教練組提出了需求而相關管理部門未能落實,則需要中國足協從管理層面來考慮解決,為什么不能保障隊伍的備戰要求?
③高質量熱身賽偏少!
在本屆女足世界杯前記者曾撰文指出,在32支參賽球隊中,以開賽前一年為界,中國女足一年內所參加的高水平熱身賽是最少的,總共11場國際A級賽,而同組的海地女足為12場、丹麥女足為14場、種子隊英格蘭則為19場。其他七個小組的種子隊中,美國女足19場、法國女足18場、加拿大女足17場、德國女足16場、世界亞軍荷蘭女足16場、西班牙女足18場、瑞典女足15場。
不得不說,疫情確實讓中國女足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譬如2022年期間,球隊無法正常地參加國際交流、尤其是參加高水平的熱身賽,這對隊伍的建設非常不利。熟悉中國女足的人都知道,以往中國女足一年內至少要和包括美國女足在內的歐美世界級強隊至少進行10場以上的熱身賽,多則一年有超過20場比賽的機會。只有不斷地和高手交鋒,才能讓隊伍找到感覺并找出應對良策。但疫情讓中國女足在2022年亞洲杯奪冠后的一年期間,除了三場東亞杯外,只能前往美國與美國的大學生女足隊熱身。
但步入2023年后,緣何不能多安排熱身?2月份和4月份兩次赴歐,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是為前幾年“補缺”,但這顯然不夠。隨著世界杯的臨近,為什么隊伍就不能再出去?直至抵達澳大利亞后,中國女足才先后與巴西、哥倫比亞隊進行了兩場熱身賽,但卻經歷了往返奔波、來回倒時差,這有些自我消耗。問題就在于為什么不早些安排?而且本屆世界杯上,南非、尼日利亞這些非洲球隊在歐洲球隊的圍剿下殺入了16強,她們的身體對抗等方面與歐洲球隊不相上下,緣何中國女足賽前不能和這些球隊熱身?
④最后八周只練不賽?
某種程度上,這個問題與王霜在輸給英格蘭女足后,在接受采訪時所發出的靈魂拷問幾乎是一致的,“為什么我們比歐洲的那些球員練得都要苦、要付出得多,但我們始終沒有拿到我們想要的成績?”
前面提到中國女足從5月18日就已經開始備戰世界杯了,至開賽有整整八周的時間。這八周里除訓練外偶爾只是和青少年男足梯隊熱身,然后再和俄羅斯隊4天之內完成兩賽,隨即便奔赴澳大利亞。
不能說女足姑娘們練得不苦,但問題在于如此長期封閉訓練的現實意義是什么?之于足球項目其實很早就已經說過,長期集訓只有“毀人不倦”,摧殘運動員的身心,男足已經反復佐證過這一點,為什么如今的女足依然還是要采取這樣的備戰方式?而且,為了確保女足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女超聯賽賽程被大幅度壓縮,幾乎每三天就一輪比賽,短短數輪后就暫停。女足國家隊集訓期間,其他女超球員就只能處于停滯狀態,這與男足幾乎是同樣的模式。
同樣是八周時間,中國男足2001年齡段國奧隊在克羅地亞拉練期間,去年下半年踢了14場熱身賽,之所以安排這么多比賽,就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很大來“補缺”。這支球隊今年上半年則是在克羅地亞進行了8場熱身賽,對手幾乎都是克甲球隊,按照一周一賽、更加歐化的方式展開。這兩次拉練后的效果就明顯不一樣,不管是球員還是球隊,在應對克羅地亞球員的身體對抗、攻防轉換、比賽節奏等各個方面,完全可以和對手抗衡了。中國女足在備戰世界杯前,緣何不能采取類似的方式,反而要關在國內搞長期封閉集訓?
與之相呼應的是,中國女足有八周時間進行準備,按說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能儲備。但在三場世界杯小組賽中未能顯現出體能儲備方面的優勢,都是在60分鐘、65分鐘后體能呈現明顯下降之勢。這固然與長時間在場上處于被動防守、體能消耗更多有關,但另一方面,體能并不僅僅只是靠練,包括日常的飲食、訓練或賽后的恢復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那么,中國女足日常在這方面又都做得如何?
⑤策略擬定值得商榷
拋開備戰過程中的一系列疑問,單就世界杯小組賽本身而言,在去年10月份分組抽簽揭曉后,幾乎所有人都明白首戰丹麥隊就是“生死之戰”,只有贏下對手、或者至少戰平,中國隊才有小組出線的希望,輸掉就完全沒有希望。在這種情況下,畢其功于一役、全力以赴爭取拿下丹麥隊,就應該成為球隊唯一的選擇。但如今回過頭來看,為什么對陣丹麥隊時不是選擇破釜沉舟?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個必須要看到的現實情況是:本屆女足世界杯開賽甚晚,前兩屆賽事都是6月中上旬就已經開始,今年則是晚了整整一個多月。歐洲賽季一般都是5月中下旬結束全部賽事,然后進入到休息狀態。至7月中上旬,各隊開始新賽季前的準備。這意味著歐洲球員的狀態調整會有麻煩,世界杯開始時狀態都不會達到最佳。所以本屆世界杯前,甚至是世界杯期間,各隊球員的傷病情況特別多!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女足事先是否專門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們的優勢恰恰是有很強的機動性,賽前有如此長時間的備戰,這在某種程度上又是其他各隊所羨慕的。但在備戰中,如何將球員的狀態調整到最佳,然后全力以赴去在首戰拿下丹麥女足,整個計劃應該是圍繞此而展開。遺憾的是,場上的中國女足至少沒有顯現出這一點。相反在與丹麥隊的比賽中,我們明顯是拘泥于對方是歐洲球隊,拘泥于“亞歐球隊之間差距很大”等固有思維,不敢主動尋求突破,最終被對手在最后時刻絕殺。
同樣是三場小組賽,丹麥女足顯示出的狀態軌跡是低開高走,而我們則是一場不如一場。在與海地女足的第二場比賽中,如果不是因為張睿紅牌后至下半時已經完全被逼上絕路,在極其被動的情況下率先主動發難創造出點球機會,則恐怕未見得能夠取勝。而在與英格蘭隊的最后一場比賽,我們又想著做最后的誓死一搏,結果反而被對手打得稀里嘩啦。可以說,參加這次女足世界杯的整體作戰策略擬定方面,中國女足有足夠多的教訓。
⑥緣何主帥不赴歐考察?
世界杯小組賽無緣出線,我們無需懷疑教練組和女足姑娘渴望打好的熱情與,但在整體策略的擬定方面,身為主教練的水慶霞在備戰過程中,緣何沒有實地前往海外與中國留洋球員直接進行溝通?
步入2023年,隨著社會面的全面開放,身為主教練的水慶霞前往海外考察中國女足的留洋球員,恐怕不再是一件難事。過去一個賽季中,中國女足先后有13名球員奔赴海外效力,遍及歐洲、美洲與澳洲。水指導在接受采訪時曾直言:“無法了解這些海外球員的情況,渠道有限”。中國女足在今年2月份與4月份兩次赴歐進行拉練,在拉練結束后緣何不能繼續滯留歐洲一小段時間,奔赴球員們的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情況?
當年朱廣滬擔任男足主教練期間,曾專門奔赴歐洲全方面了解在歐洲俱樂部效力的海外球員。如果水慶霞能利用這段時間實地考察一下這些海外球員,可能情況會完全不同。一方面是觀看這些球員的比賽,與這些海外球員所在俱樂部球隊的教練進行溝通,既了解這些球員的近況,又能夠了解到對方俱樂部是如何使用這些球員的,這對自己在國家隊中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球員,無疑是啟發和幫助。
更為重要的是,水慶霞指導這么多年來一直扎根于中國女足基層,她自己也很清楚歐洲女足這些年來的發展突飛猛進。借助于考察海外球員的機會,對自身而言也會是一次全面深入和了解歐洲女足的良機,對自身的技戰術指導思想等都會有實實在在的幫助,無疑將更有利于自己執教中國女足。
在這方面,日本女足主帥池田太從去年亞洲杯兵敗后,除了率日本女足不斷出訪歐洲熱身外,曾多次前往歐洲與在海外效力的日本女足球員進行溝通,現場觀看比賽,并與球員所在俱樂部的主教練進行交流。所以日本女足在本屆世界杯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一方面是硬實力,但另一方面就像隊長熊谷紗希在4比0擊敗西班牙女足后所說的那樣,“有更多的海外球員讓我們對日本女足有了新希望和期待”。本屆世界杯上,日本隊23人中有9名海外球員,而上一屆世界杯23人中則是只有2人,2015年時是6人。
盡管中國女足的海外球員或許不像日本球員那樣在大牌的女足俱樂部,但如果中國女足能在世界杯上有良好的表現,無疑將進一步有助于女足球員留洋。就像沈夢雨在蘇超效力一年,無論是踢法還是球風方面,跟過去展現出很大的不同。但如果教練依然停留在以前的眼光,而不是更深入地去了解沈夢雨在蘇超隊伍中的情況,則沈夢雨即便是回到國家隊,恐怕也無濟于事。
很遺憾,迄今為止中國女足球員出去留洋的或許會越來越多,但不管是國家隊抑或更高一層的中國足協,從未派出人員去實地看望、了解過她們,這恐怕未必是一個好現象。如果只是讓這些在海外效力的球員將自己參加比賽的視頻等上傳到網上,然后坐在家里通過視頻來了解情況,顯然是工作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這樣的“監控”毫無現實意義。
⑦為什么出征不帶中鋒?
在人員方面方面還有一個很值得商榷的問題:這次出征世界杯,中國女足為什么沒有帶一名稍微有點高度的中鋒,這很令人費解。
世界杯分組在去年10月份就已揭曉,丹麥女足作為本屆世界杯32強中平均身材最高的隊伍(平均身高為1.735米),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且傳統印象中,北歐球員都是人高馬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女足恐怕需要有一名有些高度的中鋒。而且,現代足球發展至今,中鋒之于整體技戰術的作用無需多言。男足如此,女足更是如此。
但中國女足這次所帶的前鋒中,甚至連一名身高為1.7米的球員都沒有。三場都首發的婁佳慧身高為1.67米、吳澄舒身高為1.66米,張琳艷就更無需多說了。也就是說在球員類型方面,中國女足最終選定的人選,決定了球隊在世界杯上很難有大的戰術變化。這樣,對手就很容易判斷出中國女足進攻端的策略。
丹麥女足在對陣中國隊時,最后時刻替補出場的9號旺斯高就是一名高中鋒,也恰恰是她的頭球,幫助丹麥隊絕殺了中國女足。同樣我們的近鄰韓國女足在準備世界杯時,將已經37歲的樸恩善重新召回,因為她的身高為1.82米。
那么,中國女足呢?在今年早期備戰期間,烏日古木拉曾一度入選并隨隊赴歐。作為中鋒,烏日古木拉或許腳下的技術相對一般,但內蒙古球員所特有的身體素質,加上超過1.7米的身高,至少在和丹麥、英格蘭的球員爭搶頭球時,未必會像張琳艷那么費勁。而且,即便是不當做中鋒、前鋒使用,最后階段如果需要加強防守的話,派出場改打后衛也至少還有身高優勢。在3日韓國隊對陣德國隊的比賽中,韓國隊在下半時60分鐘后將樸恩善換上場,就是安排在后防線上,就是專門對付德國隊的高空球。
這很容易讓記者想起男足。這些年來國字號隊伍中鮮見高中鋒,即便是有相關人選也很少啟用,理由就是“水平不行”。相信女足這次不帶高中鋒,恐怕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問題是國家隊包括國字號隊伍有這么長的集訓時間,緣何就不能展開針對性的訓練、幫助球員自身去提高?如果凡事都等著現成的,或是抱怨“地方俱樂部不行、梯隊不行、培養不出好球員”,那么這樣的國家隊選人是不是也太容易了些!
⑧信息失誤戰英陷狼狽!
中國女足在這次比賽中最令外界無法接受的,恐怕還是小組賽最后一場1比6慘敗于英格蘭女足,這比不出線本身更令人難受,畢竟賽前很多人可能已經有了不出線的心理準備。但1比6的結果,著實讓人有些無法承受。但是,與英格蘭女足一仗,一方面是硬實力確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另一方面也是為更多人所忽略的,就是賽前準備方面恐怕出現了嚴重的誤判!
英格蘭女足自荷蘭人威格曼接手后,從來就沒有采用過“三后衛”的踢法,基本陣型一直是433的攻擊陣型,甚至連雙前鋒都基本沒有使用過。而且英國國內就流傳著“英格蘭女足的成功就是433密碼”這樣的說法。但本屆女足世界杯前,2號中后衛威廉姆森和中鋒米德受傷缺席,再加上4號沃爾什在對陣丹麥隊的比賽中上半時就被抬下場,這使得英格蘭隊整條中軸線必須全部換人,也就是說所謂的“433密碼”已經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英格蘭女足是固守原有的技戰術打法還是臨時變陣?這其實應該是賽前中國女足教練組、技術分析、情報人員最需要關注的,盡管我們總在強調“以我為主”,但對對手了解也是必須的,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部署以及臨場指揮中的針對性調整。
實際上出戰中國女足之前,英國的記者也很關心英格蘭女足是否會有變化。賽前一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英國記者就曾直接問威格曼是否會變陣343, 當時威格曼只是笑著說自己接手以后從未打過三后衛。可實戰開始后,威格曼恰恰就是排出了343的陣型,或者說是3412的陣型。這其中,前兩場比賽中的左后衛16號卡特被拉到了右中衛的位置上,而原來的右后衛2號布隆澤則被推到了中場右邊位置上;之前一直在邊翼活動的11號赫姆普則直接被頂到了鋒線上,與原來司職單箭頭的23號魯索一起打前鋒。更重要的變化就是7號詹姆斯第一次被放到了中路,而之前她是一直被固定在邊路。其實在比賽前,英國記者就一直在呼吁應該將詹姆斯安排到中路,給她更多的活動空間和自由,這樣可以更好地激活她的作用。也就是說,中國女足成為了威格曼的試驗田,也成了詹姆斯的背景板,因為恰恰就是被解放出來的詹姆斯的串聯,讓英格蘭女足迸發出了更強的戰斗力!
也恰恰是因為中國女足在賽前對這些情況基本處于不了解的狀態下,依然還是按照對陣海地隊的戰法,只不過用王霜替代了因為紅牌而無法出戰的張睿 ,結果開局就連遭悶棍。盡管第4分鐘的丟球有些過早,但比賽開始后中國女足完全對不上點,對方突前的7號詹姆斯和身后的兩名中場20號澤勒姆與8號斯坦威將水指導的中場部署完全打亂,特別是詹姆斯因為有足夠的自由度和空間,經常往兩側策動,帶走中國女足中場兩名防守型中場楊莉娜或姚凌薇中的一人,所以英格蘭女足很容易在中路找到空擋,完全打穿了中國女足的防線。再加上邊路的穿插與上下跑動,中國女足甚至連招架之力都沒有!
原本硬實力就不足,再加上對手的戰術部署方面完全打亂了中國隊賽前的預設,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進一步放大了雙方的差距!那么問題也就由此而生,賽前中國女足的情報工作、技術分析是如何展開的?這方面的工作顯然是出現了重大失誤,導致的結果當然是讓主帥的部署完全沒有任何效果,慘敗也就成為了必然。當然更遺憾的是,面對對方的這種戰術變化,中國女足在開場后沒有任何反應,無論是臨場調兵譴將,或是通過換人來改變戰術應對這種突發情況,都沒有任何動作。
相比之下,記者不由得想起了八年前,還是在澳大利亞,中國男足在佩蘭的指揮下在小組賽中三戰全勝,連克沙特、烏茲別克斯坦和朝鮮隊出線,各方都相當滿意和高興。但在這次三連勝中,主教練佩蘭手中的情報、對對手的技術分析,可以說是幾乎精算到對手的每一步,而且三場比賽的戰術變化也是針對三個不同的對手而展開。在這方面,當時男足賽前的情報搜集、技術分析是立下大功的。只不過是幕后工作,或許并不為人所在意。對照中國女足這次澳大利亞的世界杯之行,在這方面可以用“徹頭徹尾的失敗”來形容。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女足何以能夠打勝仗?
⑨助手的作用究竟何在?
現代足球發展至今,對于一支球隊來說,一個主教練是遠遠不夠的,冠軍隊伍首先需要一個冠軍教練團隊。但是單就中國女足國家隊而言,恐怕教練團隊需要更新換代,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需要升級,水指導需要更好的助手來幫助自己率女足打翻身仗。
就以這次世界杯期間的爭議焦點之一——門將為例。從第一場徐歡首發到隨后兩場比賽的朱鈺首發,兩人在場上的表現都引起了外界的爭議。第一場比賽中,徐歡出人意料地取代朱鈺擔任首發,這原本是希望發揮徐歡出擊、活動范圍大的特點,但最后時刻的丟球卻讓徐歡成為“背鍋俠”。而朱鈺雖然成功地在與海地的比賽中貢獻了神撲守住了球門、確保中國女足能夠拿下對手,但與英格蘭隊一仗卻出現了出擊方面的失誤等等。于是外界自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守門員呈現如此狀態,作為守門員教練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這又讓記者想起一則舊聞。當初在中國女足教練團隊中,守門員教練是從前的男足國門區楚良。區導這些年來也輔助過多任國家隊主帥,工作能力和態度有目共睹。當初能夠放棄在男足職業俱樂部任職的機會來支援女足,也可以說是相當無私。去年東亞杯后中國女足曾前往美國拉練,在當地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不過,區楚良隨隊結束美國拉練返回國內后,便因故離開了中國女足,而水指導也就此失去了一個得力的好助手。
從男足轉行女足,在現在的世界足壇較為普遍。如今的世界女足之所以有這么快的發展勢頭,與一批高水平的男足教練來到女足也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反觀中國女足或者說是中國足壇,一個有趣的現象卻是一名教練實在是在男足沒有出路了,才轉行到女足任職。就像現在的女足國家隊教練班子中,大多數連中超、甲A都未曾踢過也沒有從教過,到了女足國家隊面對風云變幻的賽場與場上形勢,又能夠給出怎樣的良策?
也正因為此,水指導恐怕首先需要對自己的教練團隊進行升級。這就像近鄰日本男足國家隊的森保一一樣,在去年世界杯賽留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原有的教練班子成員、甚至是合作多年的好友“更新換代”,找來了比自己踢球時名氣與成就更大的名波浩。如今的水慶霞恐怕也需要來一次革新!
結語
作為記者,在中國女足面臨失敗之時,我無意落井下石,更無意冒犯主教練水慶霞和她的團隊以及姑娘們,而是更希望中國女足能夠首先直面血淋淋的現實,找出根源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令中國女足國家隊能夠更有戰斗力,不枉費千萬球迷和社會各界對中國女足的熱切期盼。至于中國女足整體事業下一步究竟該如何發展?恐怕記者也無能為力,畢竟涉及到宏觀層面,該由專家們來討論定奪。所以,本文更多地僅僅只是停留在微觀層面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