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撰稿/趙環宇
CBA本質上不是職業聯賽,因為沒有哪個職業聯賽不以賺錢為目的,它更像是一種半公益性質的事業。青訓的處境,可想而知。
我們的杰出球員到了世界杯,絕大部分都淪為庸常,除了美國籃球體系培養的李凱爾,唯一能跟對手過上兩招的,就剩一個趙睿。也正如趙睿所說:“我們的聯賽強度不足以支撐在國際大賽舞臺上發揮水平。”
至于為什么聯賽不能培養出適應國際舞臺的球員,其實一多半的答案已經蘊藏在了上面的文字里。用當下時興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點歪了科技樹”。從小就可以靠天賦包打天下,到了一線隊仍然可以靠天賦拿頂薪,我為什么還要苦練技術?
而且,有多少球員的目的是“賺夠錢就退役”呢?不科學的訓練、管理手段,早就磨沒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拼勁和闖勁,說穿了,許多球員只是看在錢的份兒上再堅持一下,他們對這項運動并不熱愛。有人說:把他們封閉起來,誰練不出來誰就去挖煤。當然這是極端的言論,但希望有一種強制力把運動員“逼”出潛力、逼到海外的人大有人在,對于這種言論,我只能說,他們的認知,配得上中國男籃的水平。
競技體育,內驅力才是根本的動力,只有純粹發自熱愛,才能在技藝上登峰造極。這個聯賽,“籃球公務員”的確太多了。然而,成為“籃球公務員”,責任真的只在球員嗎?
以前我覺得,像日本B.League、韓國KBL那樣適當放開外援,會增強CBA聯賽的競爭力。現在想想,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可以調用的工具不多。放開外援不一定有用,可總得做點什么,就像當年,限制外援不一定有用——事實證明確實沒用,但總得做點什么。是的,“總得做點什么”,中國籃球發展的方向,就這樣迷失在為了作為而作為的莫衷一是當中。
我甚至懷疑,根本沒有人在意中國籃球的未來走向何方,人們只是在完成一個個程序,中國男籃輸球了就自動開噴、自動開始討論要不要放開外援等“月經話題”。只是到頭來你會發現,除了一地口水,問題還是那些問題、人還是那些人,什么都沒有改變。很快,大家就會忘卻失利的痛苦,再次在各路KOL的洗腦之下歡呼“鋒線/后衛盛世”的到來。這是一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