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雋
在較為順利地以1勝1平開局之后,德國隊新帥納格爾斯曼演砸了主場首秀,還是以“非常納格爾斯曼”的方式演砸,周六晚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以2比3被土耳其“二隊”逆轉。他非但沒有因為左翼衛戈森斯缺席而回歸正常的四后衛陣型,反而在三四后衛切換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變成了三、四、五后衛之間切換,而扮演兩個邊翼衛角色的竟是哈弗茨和薩內!加上由京多安和基米希搭檔雙后腰,菲爾克魯格和布蘭特搭檔雙前鋒等安排,令這場比賽充滿了驚詫和爭議。套用馬特烏斯賽后的話,人們“本以為在弗利克離開之后,試錯就已經成為過去”,沒想到一貫喜歡“整活”的納格爾斯曼變本加厲。
納格爾斯曼用自己標志性的方式,輸掉了執教德國隊的首場比賽。
“整大活”換來了理想開局
論戰術層面的發明創造能力,納格爾斯曼向來是德國足壇的先鋒派。因此當他在距離本土歐洲杯只有大約9個月時勇敢地接過德國隊教鞭,即便你在內心深處希望他盡快把人員和打法確定下來,少做一些離經叛道的試驗,尤其是不要重走弗利克甚至是勒夫走過的彎路,但對于他有朝一日忍不住要“整活”,其實早有心理預期。
果然,在較為符合外界預期地完成美國之行的2場比賽之后,納帥在任內第2次集結就“發功”。賽前當大家拿到首發名單,并得知納格爾斯曼將哈弗茨放在了戈森斯的位置上之后都震驚不已。接受現場采訪時,納帥強調,哈弗茨并非扮演“經典左后衛”的角色。顯然,哈弗茨會像戈森斯那樣,在進攻時立即壓上成為左邊鋒,而防守時才會退回來當左后衛。
出任“左后衛”的哈弗茨首開紀錄,但后來又手球送點導致球隊落敗。
開場之后,人們發現還有比哈弗茨踢左后衛更令人吃驚的安排——薩內竟在陣地戰防守時要一直退到防線最右側,德國隊的陣型變成了532!而在進攻時,哈弗茨和薩內都立即壓上,雙后腰之一的基米希也會伺機壓上,陣型又變成3232或3142。一旦出現快速攻轉守,沖到最前面的薩內無法及時后撤,或者在中后場組織的狀態下,德國隊又會呈現出四人防線,由亨里克斯擔任右后衛。
這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一開場似乎令土耳其隊頗為迷茫。于是踢了不到5分鐘,德國隊就利用任意球二次進攻機會,由右路組合亨里克斯和薩內完成連線,再由“左后衛”哈弗茨中路包抄推射破門。剛踢過一刻鐘,基米希在中圈送出手術刀般直傳,薩內右肋反越位前插到禁區前沿,面對出擊的門將巴延德爾直接左腳推射,可惜偏出左門柱,浪費了擴大比分的良機。
薩內不適應新角色
薩內盡管在開局階段這兩次極具威脅的進攻中都扮演了關鍵角色,但對于要兼任半個右后衛的新任務,他明顯不太適應,甚至某些肢體語言給人以不樂意的感覺。畢竟薩內如今在拜仁,在圖赫爾手下享受著前場核心的待遇,正處在職業生涯的最佳狀態,而一到國家隊卻要當“苦力”,這種轉變無論是技戰術還是心理層面,都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納帥給薩內安排的這個角色,既讓人聯想到上賽季科芒在拜仁踢三中衛時擔任右翼衛,又讓人聯想到本賽季的斯圖加特。斯圖加特紙面上踢的是四后衛,但右邊鋒(如萊韋林)要在陣地戰防守時一路退到最后,成為五人防線最右側的人。
包辦整條右路的薩內,在第16分鐘浪費了一次單刀機會。
無疑,納帥想用新辦法去提升德國隊的防守質量,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上半場尾聲的2個失球,均為亨里克斯和薩內身后的空間被利用。第1球是五人防線明明已經落好位,結果土耳其中衛巴爾達克徹一腳簡單的后場長傳,就打穿了薩內和亨里克斯的結合部。當時亨里克斯準備逼搶在肋部可能會接球的耶爾德茲而稍微離開了防線,薩內盡管一早就看到了土耳其左閘卡德奧盧貼近邊線,并隨時可能前插,但他并沒有及時填補亨里克斯的位置,并縮近與卡德奧盧的縱向距離。直到巴爾達克徹傳球,薩內才往后追,結果就是慢了這一步,讓卡德奧盧反越位卸球順勢內切勁射破門。納帥賽后指出:“在第1個丟球時,我們防得有點過于具有侵略性了。”
其實在扳平之前,土耳其就已經逐漸發現薩內和亨里克斯結合部的漏洞,有意識地不斷把球傳到薩內身后。而且在上半場過半之后,薩內這一側在進攻端的推進也頻頻受阻,與維爾茨以及布蘭特之間的配合失誤連連,土耳其隊逐漸贏得了場面優勢。京多安就說:“我們開局真的很好,取得了1比0,然后還有一兩個很好的機會,在踢到15或20分鐘時就可以決定比賽。然后我們目標不再明確,皮球的運轉不再順暢。包括在無球狀態下,我們也沒有創造出想要的壓力。”
亨里克斯既是右中衛,又是右后衛,踢起來也有點費勁。
于是在上半場補時階段,土耳其隊又抓住了德國隊這條變化過多的防線的漏洞,由出自沙爾克04的艾漢在中場右路斜吊禁區中央。盡管亞澤哲起跳沒有頂到,但負責盯防的亨里克斯一個踉蹌沒有站穩,皮球彈到了禁區左側,無人防守的拜仁青訓球員耶爾德茲停球后堅決地右腳暴射掛角。薩內到哪兒去了?當時德國隊處在后場組織狀態,哈弗茨和薩內都已經壓到中場,薩內甚至接近于中線。但土耳其采取高位壓迫,迫使特拉普大腳踢向中線附近。球權轉換時,處在有球一側的哈弗茨退到位了,但另一側的薩內始終沒有回撤,成全耶爾德茲獲得如此大的空間。
如果說被土耳其反超為2比1,問題出在了防線右路的結合部,那么很不幸地,防守工作其實完成得還不錯的哈弗茨,因為一次相當被動的手球犯規,成全土耳其利用點球攻入了制勝球。對于這個通過VAR介入才判的手球犯規,納帥認為“國家隊比賽的規則比德甲嚴格一點”,“凱(哈弗茨)只是跑動中的正常動作。”但假如是經驗豐富的后衛,他大概就會將手臂嚴格地收在后背,避免這種不幸的意外發生。對于用哈弗茨踢左翼衛,馬特烏斯認為,納格爾斯曼有權這樣嘗試,“但我認為,他今后還是應該用熟悉這個位置的球員來踢。貝肯鮑爾就說過,前鋒在本方禁區內沒有位置。”
京多安和基米希角色重疊
3個失球和輸掉比賽,證明納格爾斯曼這場激進的后防試驗以失敗告終。算上3比1逆轉美國和2比2打平墨西哥,他上任后3場比賽已經丟了6球,而且失球每場遞增。不管是三后衛、四后衛還是五后衛,反正納氏德國隊仍然像弗利克任內以及勒夫執教尾聲那樣,很容易就會被對手進球,似乎換湯不換藥。今年以來,德國隊只在面對秘魯時有過零封(2比0),而防守表現真正值得稱道的應該是由沃勒爾臨時執教的那場對法國的勝利(2比1)。那場比賽,德國隊踢正兒八經的四后衛,沒有什么高端先進的戰術安排,而且整體落位較深,令對手難以找到可以利用的縱深空間。直到終場前,2球落后的法國隊才利用點球破蛋。
然而,納格爾斯曼沒有選擇沃勒爾這種務實的路線,還是像弗利克那樣,或者以往執教俱樂部那樣,習慣于高位防守,依舊想要踢出有侵略性和統治力的場面,如今還想出了用兩位進攻球員來客串半個后衛的“創舉”,實在不禁讓人擔心,如此“以攻代守”仍將是死路一條。
時隔3場后重新在德國隊上陣的基米希,與京多安搭檔的效果并不理想。
不僅后防究竟用幾個人,以及用哪幾個人依舊在抓瞎,中前場的人員組合也沒有清晰的輪廓。盡管菲爾克魯格、薩內、維爾茨、穆西亞拉、京多安和基米希的出場順位明顯靠前,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把他們組合起來,還沒有明確答案。京多安與基米希搭檔雙后腰效果不佳。后場組織時,兩人之間距離過近,而且所發揮的作用基本相同,看不出誰才是核心。一旦攻入前場,位置前移的基米希反而會踢得舒服一點,但拖后的安排又會增加京多安的防守壓力,也導致他無法發揮后插上的威力。問題來了:為什么不是把基米希固定在6號位,讓京多安踢8號呢?
馬特烏斯就認為,京多安和基米希太相似了,兩人角色重疊了,“他倆都是很棒的球員,我甚至會說是世界級球員,但他倆搭檔的效果并不好。一個京多安或基米希,搭檔戈雷茨卡或格羅斯,在我看來是理想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基米希和京多安。一個在后防前面掃蕩的6號,京多安和基米希都不是這種類型。”
剛剛當選為德甲10月最佳球員的維爾茨發揮不錯。
以本場這種532和3232之間切換的打法,讓薩內踢布蘭特的位置或許更加合理,但誰來踢這個右路全包的角色呢?斯圖加特邊鋒菲里希或許是一個值得嘗試的人選,但他這一次因病無法報到。納格爾斯曼賽前新聞發布會上說過,格羅斯屬于右后衛的備選之一,而他在布萊頓也有過踢右翼衛的經驗,似乎也可以考慮。當然,基米希和亨里克斯也在三中衛體系里踢過右翼衛,其中基米希2017年聯合會杯上還在三中衛體系里踢過右中衛,而且表現非常出色。既然基米希和京多安在中場搭檔效果不佳,不妨讓基米希跟京多安的距離稍微拉開一點,一人負責一個區域,各自發揮持球和傳球特點。
下周二晚做客奧地利一戰,相信納帥還會繼續天馬行空,尤其是會調整右路的人員組合。至于哈弗茨的位置,其實戈森斯還是明顯的首選。究竟該把哈弗茨放在哪個位置上,仍然很考驗納帥的智慧。
進攻提速了
事實上,德國隊換邊之后踢得不錯,至少不像是該輸的局面,尤其是菲爾克魯格在第49分鐘就扳平2比2之后。那是一次精彩的快速守轉攻,從基米希后場左路逼搶厄茲詹,造成對方摔倒,由呂迪格斷球交給維爾茨,到維爾茨人球分過艾漢,快速帶到前場中路形成4打4,再到菲爾克魯格左肋接球內切晃開卡巴克后右腳大力低射命中球門近角,整個過程只用時14秒。如此精彩的快速轉換,正是納帥想要的,也是球迷一直想看的。
菲爾克魯格斬獲德國隊生涯12場比賽以來的第10球。
上個月對美國和墨西哥時,德國隊其實就打出過不少類似的快速轉換,可惜臨門一腳總是差之毫厘——尤其是菲爾克魯格對美國時的幾次射門都處理得不好。相比于弗利克執教尾聲經常出現的“催眠傳控”,納帥上任以來,德國隊在贏得球權后,通過薩內、維爾茨或穆西亞拉這幾名盤帶技術出色的球員策動反擊的場面多了不少。遺憾的是,在土耳其點球破門后,納帥換下了維爾茨和基米希,派上格納布里和戈雷茨卡,導致球隊的梳理球又重新變得不暢順,最后20分鐘基本只能靠長傳沖吊。
相比于弗利克下課前那幾場比賽,完全是在反復試錯而沒有得出什么積極的結論,納帥的這場失利好歹還是有一些收獲,尤其是維爾茨的作用愈發明顯了。但在距離本土歐洲杯只有7個月就開幕的節點,任何一個失球,任何一場失利,都會導致收獲化為烏有。納格爾斯曼究竟能不能試出答案,他究竟有沒有這個命,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