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平湖報道 吳清源大師當年評價曹薰鉉和李昌鎬師徒時說:“李昌鎬是多年努力出來的天才,曹薰鉉才是真正的天才。”日本名譽棋圣藤澤秀行曾說:“第一曹薰鉉,第二馬曉春。”
吳清源和藤澤秀行說的是棋手天分,曹薰鉉是公認的天才型棋手,行棋如柔風快槍,契合圍棋的“萬變”;李昌鎬曾經獨步天下十余年,每盤棋卻如一位苦吟詩人,為了半目、1目半的出入,耗盡心力。
曹薰鉉年少在日本學棋,記譜時過目不忘,能同時記錄三盤對局;李昌鎬在曹府做內弟子時,曹薰鉉為其復盤講解,孰料李昌鎬連自己的對局都復不出來。那一刻,不知曹薰鉉腦海里會不會閃過“孺子不可教也”之念。
然而,被公認為“真正的天才”曹薰鉉最終還是敗于“努力出來的天才”李昌鎬,輸多了甚至發出“圍棋真沒意思”的感嘆。兩人固然有年代差距,但李昌鎬橫掃同時代所有天才棋手,已足以說明,先天固然決定地板,但后天的努力才是天花板。
今天的“當湖十局杯”快棋公開賽緣起于280年前的范西屏、施襄夏十番棋,他們兩人也最早的棋界“真正的天才”和“努力出來的天才”典范。范西屏才華早露,16歲屢勝名家,成為國手。20余歲游京師,與各路名手較量,戰無不勝,名馳四方;施襄夏年少時志在學琴,哪知一遇圍棋,即終生無法割舍。20歲前,施襄夏已是國手,但其弈棋總擺脫不了粘滯,遲遲未能破繭。23歲時游硯山,見流水淙淙,不舍晝夜,而成大川,為之頓悟。自此施襄夏棋風大變,流水不爭先,成為與范西屏并肩而立的大國手。
兩人的棋風各創一路,風格迥異。范西屏天資聰穎,棋風靈動,極擅棄子,大局觀舉世無雙,似為棋壇李白。袁枚曾為其作墓志銘:“西屏之于弈,可謂圣矣。”施襄夏棋風嚴密,計算深遠,韌性極強,堪稱棋壇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棋壇“李杜”則因當湖十局留下張張傳世棋譜。
范施兩人應平湖(當湖)縣世家張永年所邀,到其家教棋,后又應邀進行十局對抗,“當湖十局”由此而來,其時范西屏31歲,施襄夏30歲,正精力彌滿,所向無敵之際。對于范西屏,這是一場捍衛天下第一高手的衛冕戰。對于施襄夏,則是向天下第一發起挑戰的意味。當年與棋圣黃龍士共譜《血淚篇》的徐星友曾言:“求其兩相對壘,年務相當,各極所長,絕無遺憾,上下古今,殊不可多得也。”
盡管棋風各異,但并不妨礙他們成為勢均力敵的對手,春蘭秋菊,各擅勝場。古棋因座子制所限,棋盤上四個星位被占,布局變得可有可無,通盤斗力,勝負卻在毫厘之間,世間大道,殊途同歸,棋道亦然。
就如當今的曹薰鉉與李昌鎬、武宮正樹與趙治勛、古力與李世石一樣,滿盤風格迥異,不死不休,最終勝負仍在毫厘之間。無論飛流直下三千尺,還是素車白馬云中跑,終歸大海作波濤。真可謂,天賦誠可貴,努力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