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記者 小五
“歐洲杯越來越難看了”,這可能是大部分球迷對這屆比賽的共識,并且可能并不是一種錯覺。除了擴軍和寬松出線規則帶來的弊端,球員水平下降也是一大因素。小組賽戰罷,有一個比較狹義的共性,那些踢法簡潔明了的球隊通常戰績不錯,而那些設計戰術復雜的球隊反而乏善可陳,甚至有些四不像,這其實是球員不支撐體系造成的必然結果。
德西展示速度的力量
開賽以來,德國和西班牙代表的A組和B組給歐洲杯定了一個很好的調,德國5比1大勝蘇格蘭,西班牙3比0痛擊克羅地亞,都是主打的速度。無論是西班牙自己還是深受西班牙足球影響的德國,都追求明快的節奏。4231是一個最能發揮速度優勢的陣型,維爾茨和穆西亞拉分居兩側(土耳其的耶爾德茲和居萊爾像是在復制這一套),尋求邊路以及肋部的空間,并且并非僅僅依靠球員個人的速度優勢,克羅斯站在左中衛的位置上直接起球打對角線,形成超遠距離的“二次進攻”,這同樣也是追求速度的方式,蘇格蘭就是這樣被打垮的。
西班牙結構類似,主教練德拉富恩特融合了巴斯克足球風格,同樣是亞馬爾和尼科·威廉斯分居兩側,兼具速度和技術。別忘了莫拉塔在反擊中的作用,正是來自后場簡潔的直塞,讓莫拉塔洞穿了克羅地亞的防線。西班牙的速度優勢在對意大利時得到更充分的體現,其實尼科·威廉斯還遠沒有達到巨星的水平,但至少在打擊意大利右路防守中看到了這樣的效果,來自畢爾巴鄂競技的小將一次又一次地過掉迪洛倫佐,形成直接威脅,把意大利完全壓制在后場,這就是速度的力量。
擰巴的英格蘭意大利
相反的,斯帕萊蒂在賽后抱怨稱自己的球員“缺乏活力”。作為主教練,他當然無法公開吐槽球員的質量問題,只以“活力”作為替代詞匯。這既可以解釋為體力,但更深層次的也是速度的缺失(克羅地亞缺乏活力的問題比意大利更加嚴重)。
開賽以前,意大利不斷傳來噩耗,左邊的烏多吉,右邊的扎尼奧洛,這些能提供速度的球員相繼因傷缺戰。兩人都擁有不小的缺陷,卻格外受到斯帕萊蒂器重,因為意大利實在太缺乏速度了,只有狀態不佳的基耶薩可以利用。于是,斯帕萊蒂為了維持體系,開始尋求進攻層次,整了很多球迷難以理解的“大活”,比如強行拆開國際米蘭迪馬爾科和巴斯托尼的組合,塞進一個可以帶亂對方防守位置的卡拉菲奧里。卡拉菲奧里作為后衛,移動范圍巨大,對克羅地亞的絕平球就來自他的助攻,可以看出他的能力,但這樣的設置更多也是出于迫不得已,因為斯帕萊蒂相信意大利并不能完全復制國米的進攻層次和體系,于是打出了這樣的別扭足球。
同樣別扭的還有英格蘭和荷蘭這樣的強隊。英格蘭比意大利更加擰巴,因為他們擁有了太多不同類型的球員,且在各自俱樂部都占據重要位置。索斯蓋特把最好的球員都放進首發,但具體怎么融合,他沒有思路。到頭來,英格蘭最有效的進攻方式依然是最簡單的薩卡邊路傳中,以及凱恩的回接,貝林厄姆這樣的高級貨越用越低級。
荷蘭的問題更加突出,和英格蘭一樣,他們不是沒有速度型球員,但馬倫經常游離在體系之外,弗林蓬干脆成了邊緣人,原因在于主教練科曼追求的是一套進攻層次的體系。對陣奧地利的進球大戰,孟菲斯·德佩已經拿出了頂尖的支點作用,但依然無法解決荷蘭的問題,他們的中場根本無法支撐。倒不如放低姿態,壓縮空間主打反擊來得效果更好。也有一些強隊,到了淘汰賽可能才會拿出真本事,或者如荷蘭這種定位,也許面對實力更強的對手,反而適合他們發揮自身特點,前提是科曼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
奧地利比強隊更成熟
那些發揮出色的中下游球隊,基本也都在追求速度和沖擊力。瑞士在重用恩多耶,即便他的各項技術都不太成熟,但速度能排進歐洲杯前十。包括將埃比舍拉到邊路,也是注重邊路進攻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斯洛伐克也是一支注重邊路的球隊,最后一戰的進球來自庫茨卡的傳中,頭球攻門的是在維羅納一年都沒怎么頭球攻門的中場杜卡,更別提后點包抄專家施蘭茨了。羅馬尼亞人個個瘦高,但仍能保持身體對抗,沖擊力是他們的優勢所在。格魯吉亞能逆襲擊敗葡萄牙出線,也是依靠的反擊速度,米考塔澤和克瓦拉茨赫利亞能夠利用個人能力打出成效。
最值得夸贊的是奧地利足球,在水平已經下降很多的歐洲杯上,他們無論從精神層面還是戰術層面都是一股清流。第一場就死拼法國,體力耗盡,但最終只輸了1球。在一些時間段就地反搶施加壓力,同時注重邊路進攻,朗尼克的調教(也包括精神層面的調教)讓他們比很多強隊更像是一支成熟的球隊。
朗尼克了解自身的弱點,他充分利用五換的優勢,保持這套體系的下限,三場小組賽他毫不意外地換滿15個人,幾乎將球員們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對荷蘭進行到第80分鐘,他們原本可以接受以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晉級,但讓荷蘭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想要的是小組第一。隊長扎比策長途奔襲之后的下底推射是多么令人動容,即使他的跑動已經發軟,但仍能支撐動作不變形,在射門之前甚至還做了個假動作,晃倒了后衛和門將的重心。這才是純粹的足球,也是所有人都期待看到的足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