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0比1,比利時被法國淘汰。這樣的結局絲毫不出人意料,只是過程稍稍有些偏離設想。論個人才華、整體實力,如今的歐洲紅魔其實都距離高盧雄雞有點太遠,被全方位吊打并非沒有可能。但偏偏,他們此役在戰術上“料敵先機”,展現出了那么一丁點的高明之處,因此也為輸球多增添了幾分遺憾:如果盧卡庫或者德布勞內的那次反擊進了呢?如果穆阿尼的“傳中”沒那么走運呢?好像比利時也不該這么早出局。
不過話說回來,“小聰明”終究是沒能影響大結局,所以紅魔的努力嚴格來說只是無用功。再仔細回想一下,他們的失敗也不只是輸在了今天,從人才的偏科到大賽進入狀態緩慢,再到戰略選擇上的失誤,比利時隊早已注定要走到這一步。他們在這屆大賽的收獲也明顯不多。
必須承認,主帥泰代斯科還是有些想法的。對法國他沒有以不變應萬變,在獲悉對手要變陣迎敵之后,馬上就做出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把先發陣型從4231改為442,后場留4個后衛外加后腰奧納納和德布勞內,前場則安排盧卡庫配三匹快馬,不和德尚的球隊在中場糾纏,主打丁丁后場拿球,再長傳或者直塞找對方空當的套路。
很顯然這是一種相當保守的戰術,但比利時隊的選擇也無可厚非,硬碰硬他們是很難與法國匹敵的,而防守反擊也屬于智取的范疇。此套路還有兩個要點:其一,法國隊的陣地戰組織很糟糕,泰代斯科要賭他們還像小組賽時那樣進攻低效;其二就是賭高盧雄雞舍不得耗費大量體能連續地高位逼搶,如果對手會像奧地利那樣持續高壓,那退守等偷機的比利時恐怕也很難踢出自己的思路,因為他們高質量的出球點也就那么一兩個。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泰代斯科賭對了,比利時人可以非常輕松地在后場“站著踢”,然后前場多庫等人的帶球快速突擊也曾經激起現場球迷的聲浪。與此同時,法國人依然只有各種浪射,甚至破門的那一次也來得非常意外。官方將此球計為費爾通亨烏龍,比利時中衛也確實導致了皮球折射,但始作俑者穆阿尼在賽后的話卻更加傷人:“我原本不是打算射門而是傳中,我們運氣不錯。”
所以,比利時只是輸在了運勢?他們可以昂首離開?如果歐洲杯只有一場比賽,或許是可以這么下結論。但問題在于提前遭遇法國這不是宿命,而是紅魔自己不爭氣導致的惡果。在杜塞爾多夫競技場,比利時球迷似乎已經原諒了他們的球員,曾高呼德布勞內的名字予以支持。但就在幾天之前,他們的噓聲可是響徹了斯圖加特競技場,只因紅魔不思進取,為保出線寧愿放棄對烏克蘭的最后進攻機會。
這樣的球隊,在本屆大賽留下了什么?盧卡庫的0球3祝為段子手帶來了狂歡,對比利時足球則毫無幫助。他們好的方面屈指可數,只贏過一場“反擊互捅局”,憑借隊史大賽最快進球和門將助攻在羅馬尼亞身上找到了些許尊嚴。要不是那場2比0,比利時甚至會經歷大賽連續5場0進球的尷尬。而現在的數據統計是自卡塔爾世界杯小組賽1比0取勝加拿大之后,比利時近6場大賽比賽有5場沒有破門,盡管他們在這5場中的射門次數多達59次,且預期進球數達到6.85。
打不了硬仗的盧卡庫“早就不行了”,越來越不年輕的德布勞內也是獨力難支,這是比利時的困局,也是大眾原本期待泰代斯科能夠緩解的問題。后者被認為是不論資排輩敢于提拔新人,但仔細瞧瞧本屆的比賽名單,泰代斯科似乎也未能為比利時打造出強力的“全新骨干”。多庫和奧納納都是往屆大賽就已經冒頭的重量級新人,而像費斯(26歲)、特阿特(24)這些新后防主力則不算特別年輕,且上限也比較有限。
另外還有高開低走,在1/8決賽沒有得到信任的蒂耶勒曼(27),身為德甲銅靴但在國家隊沒地位也缺表現的奧彭達(24),以及被法國逼到絕境泰代斯科才派上場的德凱特拉雷,這些名字原本或多或少都帶著一點“希望”的意味,但至少在本屆大賽,他們統統都沒有讓人看到希望,也就讓人很難看好比利時的未來。
當然,出局之后絕大多數人都會首先想到同一個問題:德布勞內還繼續嗎?作為“黃金一代”最后的巨星,現年33歲的丁丁最近幾年確實已經流露過要“早退”的意思,比如兩年前他曾表示卡塔爾可能是自己最后的一屆世界杯,然后不久前還曾暢談去沙特踢球也是不錯的選擇。好消息是德布勞內還沒有下定決心,他賽后表示“還得考慮考慮”,要到這個夏天結束才做決定。但如果比利時整體還是目前這個狀況,德布勞內留下又能掀起什么浪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