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薛珺鐸
子彈又飛了一夜,英媒的“未來主義”思維得到了充分發散的時間。隨著各路消息的整合,《每日郵報》率先對索斯蓋特辭職的時間節點給出了詳盡解釋。據稱,南門是在和家人充分探討后,才下定決心辭職。隨后,在歐洲時間周一傍晚,他告知了英足總首席執行官馬克·布林厄姆自己將要離開的決定。后者表示了充分理解,并且批準了“南門”的辭呈。
也就是說,當周一索斯蓋特與全隊一同乘機返回倫敦時,弟子們還對他的決定還一無所知。這是“南門”的意愿,他希望將自己的離開對英國足壇的影響盡可能減小,并對自身前程保留一定的私密性。
而據《每日郵報》分析,索斯蓋特的離職意愿其實早有苗頭。今年2月時,“南門”就與同自己共事近10年的經紀人特里·伯恩解除了合約。導火索是因為后者在未經他允許的情況下,用一筆高達2500萬鎊的巨款,擅自在倫敦的核心區域置辦了一處房產——這筆開銷中也囊括了前國腳喬·科爾和格倫·霍德爾交由伯恩操作的資金。
伯恩早年間與貝克漢姆交情匪淺,他與“南門”的合作關系起始于后者執教英格蘭U21青年隊時期。彼時索斯蓋特能夠成功執掌成年國字號,離不開伯恩在各方間的斡旋打點。實際上,早在2022世界杯折戟后,索斯蓋特就心生去意,是伯恩勸阻住了索斯蓋特,并堅稱留下對其職業生涯百利而無一害。但年初這次“投資”讓索斯蓋特徹底對他的經紀人失去了信任,兩人遂分道揚鑣,“南門”也重新掌握了自己未來發展的選擇權。
索斯蓋特雖然是爭議話題的主人翁,但在《郵報》的長文分析中戲份并不多。記者只是堅稱他將和克洛普一樣享受短暫的休息時光,便一筆帶過,將討論中心放在了潛在繼任者上。
按照《郵報》的邏輯,目前繼任人選的先后順位大抵是:埃迪·豪(紐卡主帥)、格雷厄姆·波特(離開藍軍后賦閑一年)、波切蒂諾(方才從切爾西卸任)和李·卡斯利(英格蘭U21主帥)。理論上,四名候選人都對這個職位抱有極大的興趣,但繼名宿和評論員們的“一家之言”后,《郵報》也得到了內部人士的確認,即:英足總更傾向于任命一位土帥。因此,理論上目前卡斯利和波特在角逐席位的過程中,占據了有利位置。
誠然,埃迪·豪的執教水平在其他三人之上,但紐卡斯爾的首席執行官達倫·埃爾斯在和媒體溝通時答復稱,俱樂部“絕對會全力留下豪。他是長期計劃的正確人選,這就是為什么俱樂部與他簽訂了長約。”然而,豪的前景也存在變數。
一方面,紐卡從萊比錫RB挖角了眼光毒辣,性格也同樣火爆的保羅·米切爾作為球隊的新任足球總監,他與埃迪·豪是否能合作融洽,還需要時間檢驗;何況,紐卡主帥也曾在播客中透露過對國字號職位的看法:“我愛英格蘭和關于英格蘭的一切,我也愛加雷思。雖然此前我個人從未真正考慮過國際足球。但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不容忽視的一點事,英格蘭的技術總監麥克德莫特與埃迪·豪私交甚篤,前者將主導新帥的篩選工作,而紐卡主帥也是目前英足總高層最青睞的人選。正如豪自己所言,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的情況是,克洛普和圖赫爾兩人已經被排除出名單外。兩人在卸任后,都決意至少在下賽季不接受任何一份新工作,同時,英足總也不太可能為下一任主教練,支付比450萬英鎊(索斯蓋特的薪水)更高的年薪。這也使得波切蒂諾的順位相對靠后,即便英足總沒有所謂的“本土傾向”,可是阿根廷人過去兩份工作的薪水都達到了千萬級別,讓一名阿根廷人接受顯著降薪接手英格蘭隊,顯然是無稽之談。
長文最后,《郵報》還是友善地督促英足總,選帥工作肯定愈快愈好。9月面對愛爾蘭和芬蘭的歐國聯賽事,就是一個最佳的演練窗口。倘若不能在此之前完成換帥,并在這個階段初步練兵,明年開啟的世界杯預選賽對于新帥,無異于一次正賽級別的大考。
這點也得到了進球網的附和。進球網確信,新帥在下屆大賽——美加墨世界杯的目標里,確立未來數年的主力框架,優先級是要高于迅速收獲成績的。本屆大賽中,哪怕索斯蓋特的一些后手確實讓人意想不到,但多數英媒還是質疑“南門”并沒有將一些球員的潛能盡數開發,并且換人時機實在過于滯后。
進球網主要對2026年的陣容進行了預測和展望。他們認為,本次落選的特拉福德、夸安薩和布蘭斯維特等小將能夠躋身大賽名單;而像懷特、埃利奧特等球星也能夠重新被重視:前者是礙于和助教霍蘭德的矛盾才拒絕了征召,如今霍蘭德已經隨南門一同離任,這名阿森納多面手理應在球隊有一席之地;而埃利奧特的水準同樣上乘,他最終落選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索斯蓋特不喜使用攻擊型8號位。最后,進球網給新帥制定的終極目標,其實是讓帕爾默、伊萬·托尼等實力大于名氣的干將,明確自己的職能,而非過度迷信某些明星。
眼下,選帥態勢依舊有些“朦朧”,不過英足總還抱有極其樂觀的心態。喉舌媒體《電訊報》撰文稱,英足總相信,如今的英格蘭主帥職位從未如此搶手和具備吸引力。畢竟,數次大賽球隊都進入到前列,同時球隊也迎來了人才井噴。問題在于,前任的種種功績、星光璀璨卻又暗潮洶涌的班底,這些對于新帥來說,究竟是堪稱完美的接手理由,還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文/薛珺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