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曹亞旗
中國女子拳擊在巴黎奧運會總共收獲3金,可謂厚積薄發。這三枚金牌分屬女子54公斤級冠軍常園、50公斤級金牌得主吳愉以及75公斤級冠軍李倩。
與常園和李倩不同,巴黎奧運會是吳愉的第一屆奧運之旅,便收獲了金牌,并且見證了中國女子拳擊的大爆發。近日,吳愉接受了《體壇周報》的專訪,暢談了她從對奧運“不敢想”到“有想法”再到“輕松”奪金,一路走來的經歷。
起初對奧運“不敢想”
體壇:恭喜吳愉,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奪得金牌,對你來說是怎么樣的一段經歷?
吳愉:因為我自己之前有參加過類似的比賽經歷,賽制跟奧運會差不多,像奧運測試賽和軍運會,給我的感覺跟奧運會是一樣的。所以,真的參加奧運會的比賽時,我自己的感覺就是很適應。
體壇:那奪得金牌對你來說是在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呢?
吳愉:我覺得是意料之中吧。因為我在奧運備戰的過程中,感覺自己已經做到了、準備好了,就會很堅定地去想拿這塊牌。而且,心里面的意念就是“我就是奔著它去的”。
體壇:對不少家庭來說,家長一般不愿意讓女孩子從事像拳擊這種對抗性運動,那你小時候是怎么喜歡上拳擊的?
吳愉:剛開始我選擇拳擊,是因為我們學校一個老師來選拔體育生,當時我在學校里參加運動會,跑步、鉛球、立定跳遠等項目都是前三名,于是他就讓我去練拳擊。于是在暑假時去練了將近15天,當時自己不是很喜歡這個項目,多少覺得它很有點暴力吧,會覺得自己不忍心去打對方。
我記得我第一次打實戰,把別人打的頭暈了,當時我自己也哭了,因為內心不愿意打,“我跟她無冤無仇,為什么要打她呢?”后來教練就給我上課,跟我講了一句,“你不打她她就打你”,就這樣,逼著我開始打拳擊了。
體壇:當時是哪年?
吳愉:是2009年,第一次是練了15天。
體壇:2012年倫敦奧運會是女子拳擊第一次正式成為奧運項目,當時你有沒有想過奧運會?有沒有奧運會這個概念?
吳愉:那時候沒有這個想法,因為我當時就去體驗。媽媽說,你去體驗一下唄,就像個愛好一樣去感受嘛,我聽媽媽的話才去的。剛好那時候媽媽在那個城市跑大巴車,她說讓我去那邊正好距離她近一些,也方便照顧我,于是我就去了。
體壇:那之后到哪年開始對奧運有些想法?
吳愉:其實自己對奧運是不敢想的,之前從來也沒想過。因為最初自己是一個陪練嘛,一直都是陪練。慢慢隨著年齡增長,自己也會覺得好像停在了陪練這個時期,會覺得自己可能是中國隊最好的陪練。因為從2016年開始就在做陪練,陪任燦燦,然后陪常園,自己也會認為可能自己的能力只能到這兒了,但我覺得這樣也很榮幸。因為,我覺得人生當中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角色,做好那個角色就好,不一定要站在領獎臺上。
2018年開始“暢想”奧運舞臺
體壇: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之前,中國拳擊隊公布選拔名單時,你確實也在名單里,那時候還甘心于陪練的角色嗎?會有其他的想法嗎?
吳愉:其實當這個名單公布出來時,我更覺得我的機會來了,我也想過參加奧運會。2018年我參加世錦賽在48公斤級上獲得第五名,第一次感受到了五星紅旗為你升起的那種感覺——我在觀眾席上看到師姐李倩她們幾個奪得冠軍,國旗不止一次升起,當時我就暗暗發誓,我也想讓五星紅旗升起來,為自己升起來。
體壇:那就是2018年就明確有了站上奧運舞臺的想法?
吳愉:對,第一次有那種欲望吧, 那種自己會有的一個小小愿望。
體壇:那最后未能獲得東京奧運會的門票時,心里會不會有些失落呢?
吳愉:沒有,我覺得可能自己還不夠好。選擇參賽級別是教練組的安排,他們肯定要綜合考慮,顧全中國的榮譽。這個時候你就表現好你自己就行,至于安排誰去參加比賽,是教練組他們決定的事情。 所以,當需要我做陪練時我就好好當陪練,需要我參賽我就認真比賽。
體壇:你剛才說一開始沒那么喜歡拳擊,但這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出來,這個階段你已經可以全身心的為拳擊付出了,你覺得拳擊最有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吳愉:我覺得拳擊它成就我的人生吧。我是在貴州時接觸到了拳擊,也比過一次省運會,拿過一次冠軍。剛開始那會兒,自己處于不知道要干嘛的階段,懵懵懂懂就是一個小女孩,不知道你要面臨什么,也不知道你的未來是什么。但是接觸拳擊以后,好像發現自己在這個地方好像還可以,不知不覺當中訓練之后還可以拿冠軍,感受到贏的那種感覺,就算自己還比較優秀。其實,就相當于在成績前面的那種感覺,慢慢就有了一股好勝欲。
后來,我的啟蒙教練把我送到福建,被福建的一個專業教練看中。我記得走的那晚上一宿沒睡,情緒也比較多,當時自己才十幾歲,離開家有些舍不得,然后又覺得自己好像即將要出去奔赴自己的人生。就像很多人外出打工選擇北漂那種感覺,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期待,又有對家的不舍。同時還要離開媽媽,覺得萬一出去了會遇到什么事兒等等,就很糾結。
第二天早上起來時,媽媽在廚房忙著給我煮雞蛋,讓我拿到火車上跟教練一起吃,還叮囑我很多要注意的事情。雞蛋還沒煮熟,聽著媽媽說的話,我就跑到房間里面哭了一頓,覺得很舍不得她,但又覺得自己必須要長大,必須要為自己、為媽媽做一些事情。
體壇:我們看到此前你接受媒體采訪時,專門感謝過媽媽,那媽媽在你心目中是怎么樣的一個存在?
吳愉:我覺得她是我的偶像吧,越長大越覺得她是我最佩服的人。因為當我面臨這些困難時,就會想到當時媽媽有多難,她還帶著我們三個,為了生活到處在奔波。媽媽跟我講的最多的話,就是“別人有的我也會讓你們有,但是不能什么東西都能擁有,媽媽能做到的就是讓你們不餓肚子”。
體壇:那既然對奧運有了想法,在巴黎奧運備戰周期也不是一帆風順,這個過程中最苦難的時刻是什么?
吳愉:最困難的就是教練給我們很多任務,很多高標準的要求。每一天的訓練其實都要重復很多東西,就像每天都要打沙包,上午和下午都要練,每一天的每一堂課都不會少,會讓我覺得有些枯燥,但必須繃緊自己的神經去練,我覺得這個過程很難。
體壇:那獲得奧運參賽資格來到巴黎之后,你也說了自己的目標就是金牌,那你覺得在這個級別上,和國外運動員相比你的優勢是什么?
吳愉:我覺得是速度,還有打法上的變化比較多。可能因為我以前是陪練的角色,經歷比較多,帶我的教練也比較多,讓我比較全面,要拼我也會,要跑我也會,要變我也會,要換架我也會。在比賽中,我更多就是讓對手在適應我。
巴黎奧運“很順利”
體壇:那在巴黎奪冠的過程中,哪場比賽對你來說最難打?
吳愉:我感覺都比較順利。其實我在還沒有跟對手打之前,覺得最難打的可能是自己。我的比賽開始的比較晚,等待的過程會讓我有點煩躁,看到隊友們都打比賽了我也想打,就是有點興奮的那種感覺。但你必須得壓著,讓自己冷靜下來,那種感受讓我會覺得有點興奮不起來,等太久了我有點不興奮了。
體壇:那決賽那天興奮嗎?
吳愉:決賽那天我覺得算是自己比較舒服的一場比賽,還比較亢奮。
體壇:比賽之前有壓力嗎?
吳愉:比賽沒有壓力,有壓力的是我的體重,控制體重會讓我有一點點煩躁。至于比賽,站在拳臺上和對手碰手那一下,我知道自己誰來都不怕,只要體重沒問題——我就是有這種所謂的自信感吧!
體壇: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已經29歲,你的年齡在中國運動員里算比較大的,如果有人評價你大器晚成,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吳愉: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我不一定認同。我覺得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安排,因為這時候安排我去,所有的東西我都準備好了,這塊金牌也是穩穩屬于我了。我之前沒有機會,但也不停地在努力;現在給我機會了,那不就是最好的安排嗎?
體壇:中國拳擊隊在巴黎實現歷史性突破,3金2銀歷屆最好,如果想吸引更多體育迷到拳擊運動中來,你會跟他們分享一下什么樣的故事?
吳愉:拳擊這個項目剛接觸時,很難會有人喜歡,就包括我自己,你要堅持住的話,才能發現里面有趣的東西。我從剛開始的不喜歡到后面的喜歡,再到一種責任,就是慢慢在拳擊當中學會了去升華自己,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拳擊它成就了最好的我。
體壇:巴黎結束就是洛杉磯奧運會倒計時的開啟, 自己對洛杉磯奧運會有什么樣的展望嗎?
吳愉:如果說我的身體或者我的狀態有人超過我,我會聽從隊里的安排;但是如果需要我,我可以拋開所有義無反顧地沖在前。
長發變短發,一切為了拳擊
體壇:在巴黎,比賽之外有什么讓你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嗎?
吳愉:畢竟是出國打比賽,我看到國外運動員的松弛感,這個讓我感受比較深刻。她們比賽是一種享受,更多地是在做自己,享受自己。就像一個外教講的,她們是去開party的,化上美美的妝,要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大家看。
體壇:說到化妝,記得你之前是長頭發,什么時候剪成短發的?
吳愉:就是亞運會結束,回來一段時間就去把它剪掉了。因為在訓練中打實戰要戴那個頭盔,頭發太長會受一些影響,還有一個就是降體重。我把這些好處跟壞處對比了一遍,壞處只有一個,可能自己就沒有那么漂亮了;但是好處呢有很多,第一不用擔心比賽時頭發怎么樣,第二可以不用花更多時間去照顧頭發,每天吹頭發也會影響我的情緒。
體壇:平時在訓練比賽之余,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適當放輕松一下?
吳愉:感受到壓力時我會找人訴說,讓他們幫我解決,或者聽一下他們講的,一個不行就我就找第二個。先是小伙伴再是隊醫,還有媽媽、姐姐和哥哥,最終解決不了了才會去找主席,他講的話不多,但很簡單的幾句話,你馬上就通透了。
體壇:最后一個問題,拳擊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吳愉:因為現在我站在這個位置了,我會覺得拳擊意味著意義,所有的意義。